[发明专利]一种净化池用净化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24883.5 | 申请日: | 2020-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69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良;金勇;马宗新;姜青山;王艳;陈丽娟;赵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有机良庄商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6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净化 净化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净化池用净化器,包括上圆盘和下圆盘,所述上圆盘和下圆盘之间设置有由金属网围合成的收纳圈,所述收纳圈顶端、底端分别与上圆盘底面、下圆盘顶面固接,所述收纳圈内填充有水生植物,所述收纳圈两侧皆固设有木块,所述木块底面垂直固设有螺杆,所述螺杆与浮块螺纹连接;所述上圆盘顶面固设有若干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顶面中央垂直固设有插杆,所述插杆与配重块插接配合;所述下圆盘上设置有加料管,所述加料管与盖板螺纹连接。本发明通过将水生植物集中在收纳圈内,并通过木块和浮块使收纳圈漂浮在水面上,从而使的水生植物在净化水体的同时,其生长范围被限定在收纳圈内,不会飘散在水面上,实现了对水生植物的有效管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净化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净化池用净化器。
背景技术
在对富营养化的水体进行净化时,常常使用水生植物吸收水中富余的营养物质,这些水生植物飘散在水面上,清理较为困难,从而导致难以对这些水生植物进行有效管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净化池用净化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净化池用净化器,包括上圆盘和下圆盘,所述上圆盘和下圆盘之间设置有由金属网围合成的收纳圈,所述收纳圈顶端、底端分别与上圆盘底面、下圆盘顶面固接,所述收纳圈内填充有水生植物,所述收纳圈两侧皆固设有木块,所述木块底面垂直固设有螺杆,所述螺杆与浮块螺纹连接;
所述上圆盘顶面固设有若干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顶面中央垂直固设有插杆,所述插杆与配重块插接配合;
所述下圆盘上设置有加料管,所述加料管与盖板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盖板上固设有握把。
优选的,所述配重块为铅块。
优选的,所述收纳圈为不锈钢材质。
优选的,所述收纳圈表面涂设有防锈漆。
优选的,所述盖板为木质。
优选的,所述浮块为木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将水生植物集中在收纳圈内,并通过木块和浮块使收纳圈漂浮在水面上,从而使的水生植物在净化水体的同时,其生长范围被限定在收纳圈内,不会飘散在水面上,实现了对水生植物的有效管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收纳圈;2-上圆盘;3-插杆;4-连接块;5-配重块;6-木块;7-加料管;8-握把;9-盖板;10-下圆盘;11-浮块;12-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净化池用净化器,包括上圆盘2和下圆盘10,上圆盘2和下圆盘10之间设置有由金属网围合成的收纳圈1,收纳圈1顶端、底端分别与上圆盘2底面、下圆盘10顶面固接,收纳圈1内填充有水生植物,收纳圈1两侧皆固设有木块6,木块6底面垂直固设有螺杆12,螺杆12与浮块11螺纹连接,浮块11为木质。
上圆盘2顶面固设有若干连接块4,连接块4顶面中央垂直固设有插杆3,插杆3与配重块5插接配合,配重块5为铅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有机良庄商贸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有机良庄商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248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艾草杀菌皂液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类聚集诱导发光铱配合物的制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