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寒的汽车内饰用金属质感免喷涂PC/ABS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25043.0 | 申请日: | 2020-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44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清文;杨杰;刁雪峰;李毅伟;申应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旸(厦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L55/02;C08L25/12;C08L33/04;C08K13/06;C08K9/10;C08K5/134;C08K5/526;B29B9/06;B29C48/285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秦华 |
地址: | 361028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寒 汽车 内饰用 金属 质感 喷涂 pc abs 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寒的汽车内饰用金属质感免喷涂PC/ABS合金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PC树脂60%~80%,ABS树脂:10%~25%,AS树脂:3%~6%,硅系增韧剂2%~8%,特殊效果颜料0.2%~5%,活性助剂0.01%~0.1%,润滑剂0.5~2%,抗氧剂0.2~0.6%。所制备得到的耐寒的汽车内饰用金属质感免喷涂PC/ABS合金颜色均匀一致且具有强金属质感,适用于汽车内饰材料,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和环保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寒的汽车内饰用金属质感免喷涂PC/ABS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日益发展,消费者对产品外观品质要求越来越高,汽车内饰材料的装饰手法越来越丰富,具有高端金属质感效果在汽车内饰中的使用越来越普及。而目前比较普及的金属效果材料主要是通过喷漆来达到,但喷漆一般需要经过表面预处理、预热、喷涂和涂层后处理等工序,生产流程长、效率低、良品率低、难以回收利用、成本高和污染环境等缺点。
免喷涂塑料能大量节省生产时间和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耐久性,同时也满足了消费者对创意性及美感的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免喷涂塑料将会得到更多的应用,更好的帮助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公开号为107446336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低气味免喷涂PC/AB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是将PC、ABS、AS、相容剂、热稳定剂、加工助剂、除味剂及抗氧剂剂初步混合后经双螺杆机熔融挤出,然后拉条造粒后得到的低气味免喷涂PC/ABS材料,其外观光泽度好,黑度高,热稳定性好。然而该专利所提供的PC/ABS材料无金属质感,不耐寒。
如果将金属粉直接加入PC/ABS体系中,金属粉在树脂体系中会分散不均匀,形成堆积,产品颜色不均匀,且金属粉的加入会使得拉伸性能和冲击性能降低,分散不均匀还会产生流痕、熔接线和银丝等缺陷,加入常规的石蜡分散剂也不能取得较好的分散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颜色均匀一致且具有强金属质感,适用于汽车内饰材料,其工艺具有简单,成本低和环保的特点的耐寒的汽车内饰用金属质感免喷涂PC/ABS合金。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耐寒的汽车内饰用金属质感免喷涂PC/ABS合金,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PC树脂60%~80%,ABS树脂:10%~25%,AS树脂:3%~6%,硅系增韧剂2%~8%,特殊效果颜料0.2%~5%,活性助剂0.01%~0.1%,润滑剂0.5~2%,抗氧剂0.2~0.6%。
进一步,所述PC树脂在300℃、1.2kg条件下的熔融指数为20~30g/10min;
所述ABS树脂为采用本体聚合法合成的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其中丁二烯的重量含量为10至30%;所述的AS树脂在220℃,10kg条件下的熔融指数为50~70g/10min。
进一步,所述硅系增韧剂为核壳结构的有机硅共聚丙烯酸酯类抗冲击改性剂,其中核为有机硅/丙烯酸酯橡胶,壳为甲基丙烯酸甲酯。
进一步,所述特殊效果颜料为金属粉、珠光粉的一种或两种混合,颜料的粒径为10~100μm。
进一步,所述特殊效果颜料为,将特殊效果颜料分散于无水乙醇中,配成0.05~0.2g/L的溶液,常温超声震荡10~20分钟,形成稳定的悬浮体溶液,再加入氨水,超声震荡10~20分钟后加热至25~35℃,在磁力搅拌下缓慢滴加活性助剂,充分反应,再经过高温煅烧处理,即可得到含特殊效果颜料核的核壳结构;
优选的,所述无水乙醇:氨水:活性助剂的体积比为(10~40):(0.1~0.8):(0.2~0.8);
所述缓慢滴加的速率为0.1mL/min;所述高温煅烧处理为以6℃/h的速率升温至350-450℃,保温1~2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旸(厦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金旸(厦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250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