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埋式生化污水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25629.7 | 申请日: | 2020-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6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肖建新;龚明;曹舜梁;廖建平;叶新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沃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长沙中海宏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24 | 代理人: | 梁钜喜 |
地址: | 413000 湖南省益阳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地 生化 污水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埋式生化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固液分离,从上往下依次倾斜设置多层过滤网对污水进行固液分离,过滤网下端设置固体回收槽,调节污水酸碱度至中性,污水抽入厌氧池内。本发明通过对污水进行多层固液分离,最大限度的降低了污水中的固体杂质,通过厌氧微生物对高浓度有机废水进行处理后再次通过好氧微生物处理有机物质,并通过气浮法处理残留的有机物,通过砂石、秸秆和泥沙吸附无机杂质,剩余的水通过挺水植物吸收处理,生物多元化处理,提高处理效率,且污水残留度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生化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埋式生化污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污水生化处理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使污水中呈溶解和胶体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以实现净化的方法。可分为需氧生物处理法和厌氧生物处理法,前者主要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氧化塘法、污水灌溉等。
现有的处理方法,处理手段单一,不能够利用生物多样性处理污水,因此处理效率低,污水排放不能达到标准。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地埋式生化污水处理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地埋式生化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固液分离,从上往下依次倾斜设置多层过滤网对污水进行固液分离,过滤网下端设置固体回收槽,调节污水酸碱度至中性,污水抽入厌氧池内;
S2:厌氧微生物处理,在厌氧池中对污水进行耗氧处理,向污水中加入厌氧微生物,将污水中的高浓度有机物质分解为无机物,处理后的污水经过离心搅拌沉淀后自沉淀物中回收厌氧微生物;
S3:好氧微生物处理,将污水通入好氧池内,向经过厌氧反应后的污水中加入好氧微生物,通入空气并搅拌,将污水中残留的有机物质分解为无机物,离心沉淀后自沉淀物中回收好氧微生物;
S4:气浮法处理,将污水继续通入气浮池内,气浮池底部内壁上设置有气浮箱,气浮箱顶部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微型出气孔,气浮箱底部通过导管连接有气泵,导管上对夹安装有单向进气阀门,阻止污水回流;
S5:吸附池,在吸附池内沿垂直方向设置多个盛放网箱,网箱顶部开口,用于盛放吸附料,网箱内壁上粘接有纱布,且在网箱内依次填充多孔砂石、秸秆和泥沙;
S6:植物吸收池,将经过吸附池吸附的澄清的水抽入植物吸收池内,植物吸收池内种植有多种挺水植物,吸收水中的残余无机物,植物吸收池的上清液经溢流口排出。
优选地,所述多层过滤网的网孔直径从上往下依次减小。
优选地,所述气浮池内设置有搅拌装置,且气浮池的液面上设有浮板,浮板上安装有用于抽取气浮泡沫的抽污机构。
优选地,所述纱布用于固定网箱内部的砂石、秸秆和泥沙,避免砂石、秸秆和泥沙自网箱内流失,网箱顶部卡接有顶盖。
优选地,所述植物吸收池的溢流口开设于植物吸收池一侧外壁距离底部2/3-4/5位置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通过对污水进行多层固液分离,最大限度的降低了污水中的固体杂质,通过厌氧微生物对高浓度有机废水进行处理后再次通过好氧微生物处理有机物质,并通过气浮法处理残留的有机物,通过砂石、秸秆和泥沙吸附无机杂质,剩余的水通过挺水植物吸收处理,生物多元化处理,提高处理效率,且污水残留度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地埋式生化污水处理方法的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地埋式生化污水处理方法的工作流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沃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沃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256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化学储能AGC控制性能评价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一体式渗滤水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