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SiBCN-Ta4 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25977.4 | 申请日: | 2020-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967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李达鑫;王柄筑;杨治华;贾德昌;周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58 | 分类号: | C04B35/58;C04B35/56 |
代理公司: | 北京隆源天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3 | 代理人: | 涂杰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ibcn ta base sub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SiBCN‑Ta4HfC5复相陶瓷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制备Ta4HfC5单相纳米晶粉体;将所述Ta4HfC5单相纳米晶粉体、六方氮化硼、立方硅粉和石墨混合后进行高能球磨,得到非晶‑纳米晶复合粉体;将所述非晶‑纳米晶复合粉体进行烧结,即制得SiBCN‑Ta4HfC5复相陶瓷。本发明通过两步机械合金化将Ta4HfC5作为添加相引入SiBCN系列陶瓷中,超高温相Ta4HfC5以纳米晶的形式均匀分散于非晶的SiBCN基体当中,提高了复相陶瓷的力学和耐高温性能,使其在可在更高的温度下服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SiBCN-Ta4HfC5复相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航空航天装备是国家制造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也是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硅硼碳氮系列陶瓷由于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和抗高温氧化性能而在航空航天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随着宇航技术的发展,要求高温结构材料和多功能防热材料在更加苛刻的环境中服役,这就要求硅硼碳氮系列陶瓷的抗烧蚀性能需要进一步提高。
碳化钽铪合金是碳化钽与碳化铪单相形成的无限固溶体,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耐烧蚀性,其熔点是目前所报道的超高温陶瓷中的最高值。如何将超高温碳化钽铪陶瓷作为添加相以纳米晶的形式均匀地引入硅硼碳氮系列陶瓷中,以提高硅硼碳氮系列陶瓷的高温和力学性能,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硅硼碳氮陶瓷的力学和超高温性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SiBCN-Ta4HfC5复相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Ta4HfC5单相纳米晶粉体;将所述Ta4HfC5单相纳米晶粉体、六方氮化硼、立方硅粉和石墨混合后进行高能球磨,得到非晶-纳米晶复合粉体;将所述非晶-纳米晶复合粉体进行烧结,即制得SiBCN-Ta4HfC5复相陶瓷。
可选地,所述Ta4HfC5单相纳米晶粉体的晶粒尺寸为3-5nm。
可选地,所述Ta4HfC5单相纳米晶粉体的质量占所述非晶-纳米晶复合粉体质量的2.5%-15%。
可选地,所述立方硅粉、所述六方氮化硼、所述石墨的摩尔比为Si: BN:C=(1.8-2.2):(0.5-1.2):(2.8-3.2)。
可选地,所述制备Ta4HfC5单相纳米晶粉体,包括:
在氩气保护下,将碳化钽粉体和碳化铪粉体置于高能球磨机中,进行高能球磨,使得碳化钽晶粒和碳化铪晶粒经过破碎、冷焊、固溶,制得所述 Ta4HfC5单相纳米晶粉体。
可选地,所述碳化钽粉体和所述碳化铪粉体的摩尔比为4:1;
制备所述Ta4HfC5单相纳米晶粉体的球磨条件为:球料比(10-30):1,主盘转速200-400r/min,行星盘转速650-850r/min,球磨时间10-30h。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非晶-纳米晶复合粉体进行烧结的方式包括:热压烧结、放电等离子烧结、热等静压烧结或超高压烧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259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沙棘木耳酥及制作方法
- 下一篇:具有胆酸盐吸附作用的藜麦活性肽的酶解方法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