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标记黄瓜果形基因的引物、基因序列、黄瓜果形的检测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26358.7 | 申请日: | 2020-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07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潘玉朋;孟焕文;程智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11 | 分类号: | C12N15/11;C12Q1/6895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孙雅静 |
地址: | 712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标记 瓜果 基因 引物 序列 检测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标记黄瓜果形基因的引物、基因序列、黄瓜果形的检测方法及应用,引物具体为:CsSun‑Indel_F:5’‑GAAATCCTTCTACTCCGAAACAGA‑3’;CsSun‑Indel_R:5’‑TTCCTCGCCTAATTTCACCAA‑3’。分子标记CsSun‑Indel与黄瓜果形调控基因CsSUN共分离,利用该分子标记来检测判断黄瓜长果形和短果形性状。该标记可直接用于黄瓜果形遗传改良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鉴于分子标记在辅助育种体系中具有简便、快捷和高通量的优势,因此本申请所提供的分子标记在黄瓜果形遗传改良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黄瓜遗传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标记黄瓜果形基因的引物、基因 序列、黄瓜果形的检测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黄瓜是我国主要蔬菜作物之一,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果实形态是黄瓜 重要的商品性状,由果实纵径和横径决定,是衡量其外观品质的重要指标,鉴于用途和食用习惯的不同,人们对黄瓜果形的要求差异极大。不同消费市场对黄瓜果形的要求各 异(Weng et al.2015)。因此进行黄瓜果实形态的遗传改良,针对不同消费市场需求,选 育果形多样化的优良品种具有重要意义(Meng et al.2012;潘玉朋2013)。
果实形状是黄瓜品种遗传改良的重要品质和产量性状。野生黄瓜C.sativus var.hardwickii的果实通常为圆形或球形且很小(其果长和横径仅为3-5cm),而栽培黄瓜通 常大很多,且其果实大小、重量和形状具有丰富的多样性。由于不同区域的消费习惯和 加工需求,不同果形的黄瓜被不同的消费市场所青睐。譬如,华北鲜食类型其最佳果形 要求长度达25到30cm,宽度在2.5至3.0cm左右(Zhou et al.2005);对于美国腌渍加 工型其理想果实的果形指数为2.8-3.0(Kennard and Havey 1995);小型水果黄瓜,果实 横径2.0-2.5cm,长度13-15cm的为最佳(Weng et al.2015)。
黄瓜果形,常以果形指数(长宽比)来进行衡量,由果实纵径和横径决定,具有数量遗传的特性。鉴于果形对于黄瓜的重要性,为揭示其内在的遗传调控机制,已有相关 QTL定位的若干报道(王敏等2014;Miao et al.2011;Bo et al.2015;Weng et al.2015; Zhuet al.2016;Pan et al.2017;Che and Zhang 2019)。目前,已知与黄瓜果实形态相关 的QTL位点多达19个(Pan et al.2019),但尚无相关QTL位点克隆到候选基因的报道。 图位克隆相关QTL位点,获得调控黄瓜果形的目标基因,并基于目标基因开发紧密连 锁的分子标记,对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黄瓜果实形态的遗传改良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基于该目的,本发明通过构建近等基因系和基于近等基因系的F2:3分离群体,图位克隆获得黄瓜果形调控QTL位点CsFS1.2的内在调控基因CsSUN。测序结果表明, CsSUN基因在短果形黄瓜亲本中具有161bp的大片段缺失,利用该差异片段,本发明开 发了与黄瓜果形调控基因CsSUN共分离的分子标记CsSun-Indel,用于黄瓜果实形态遗 传改良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标记黄瓜果形基因的引物、基因序列、黄瓜果形的检测方 法及应用。为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进行黄瓜果形的遗传改良奠定基础。
本申请所采取的技术方案详述如下。
一种标记黄瓜果形基因的引物,引物具体为:
CsSun-Indel_F:5’-GAAATCCTTCTACTCCGAAACAGA-3’;
CsSun-Indel_R:5’-TTCCTCGCCTAATTTCACCAA-3’。
一种黄瓜果形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上述标记黄瓜果形基因的引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263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