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生态环沟的采煤塌陷耕地提质改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26667.4 | 申请日: | 2020-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51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杨永均;郝绍金;陈浮;王艳秋;韩方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中矿瑞康土地生态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79/00 | 分类号: | A01B79/00;A01B79/02;A01G33/00;A01G22/22;A01G22/20;A01G22/25;A01K63/00;A01K61/10;A01K61/59;A01K67/02;G06Q50/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黄雪兰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生态 采煤 塌陷 耕地 改造 方法 | ||
1.一种基于生态环沟的采煤塌陷耕地提质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划定地块
在塌陷区域布设长方形地块,地块长边平行于采煤工作面走向;提质改造的时间为耕地塌陷积水前,时间判断公式为:
W=he+hi
式中,W为残余塌陷深度,he为潜水埋深,hi为毛管上升高度;
2)在地块内修建生态环沟
在地块内四周开挖生态环沟,生态环沟不闭合,留设农业机械进入地块内部的进田道路;生态环沟底部充填生物质填料;利用从生态环沟挖掘出的土方在生态环沟外侧修筑田埂,生态环沟底部标高的计算公式为:
Ho=He+1+W
式中,W为残余塌陷深度,Ho为生态环沟深度,He为潜水标高;
3)地块田面反坡整理
对地块内的田面实施反坡整理,使远离塌陷区中心一侧田面低于靠近塌陷区中心一侧,田面坡度1:2000,形成反坡耕地地面;田面的平均标高控制公式为:
式中,H为田面平均标高,L为田面宽度,Do为生态环沟宽度,W为残余塌陷深度,为透水层厚度,ε为降雨入渗强度0.02m/d,k为土壤渗透系数;
4)修建进、排水通道
在远离塌陷区中心一侧的田埂底部设置进水通道;在靠近塌陷区中心一侧的生态环沟底部设置排水通道;
5)实施种养结合的耕地利用措施
在生态环沟养殖水产品生物;在生态环沟中种植绿肥植物,用于吸附田面流失的氮磷养分、水产品生物排泄养分,在冬季腐败前收获绿肥植物,堆肥处理后,作为肥料施用到改造后的田块中;改造后的田面用于农作物种植,夏秋两季种植水稻或浅水藕,冬春种植小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生态环沟的采煤塌陷耕地提质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地块长100~200m,宽50~100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生态环沟的采煤塌陷耕地提质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进田道路宽3~4米,生态环沟宽度3~5m,深度1.5~2.5m,内坡坡比1:2~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生态环沟的采煤塌陷耕地提质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生态环沟底部充填40~60cm厚的生物质填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生态环沟的采煤塌陷耕地提质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田埂高0.5~1m,宽1~2m,边坡坡比1:2~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生态环沟的采煤塌陷耕地提质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进水通道和排水通道均为带阀门的PVC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生态环沟的采煤塌陷耕地提质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在生态环沟养殖水产品生物虾、鱼、鳖;在生态环沟中种植绿肥植物金鱼藻和伊乐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徐州中矿瑞康土地生态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徐州中矿瑞康土地生态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2666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