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两机两流电子束冷床熔炼炉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27519.4 | 申请日: | 2020-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4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卫标;郭宝阳;文均;朱凯;杨松;徐可涛;朱广政;王晓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昆钢重型装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9/22 | 分类号: | C22B9/22;C22B34/00 |
代理公司: | 昆明知道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企业) 53116 | 代理人: | 蒋明;谢乔良 |
地址: | 650217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机两 流电 冷床 熔炼炉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机两流电子束冷床熔炼炉,包括双层水冷结构炉体及炉盖上配设的一组大功率电子枪、与炉体侧面连接的横向进料系统、炉体内设置与进料系统连接的熔炼坩埚、与熔炼坩埚精炼区连接的结晶器、与结晶器配套连接的拉锭装置、用于观察炉内状况的观察窗、配套的抽真空系统,所述横向进料系统有两套且分别设置在炉体的两侧,所述结晶器及其配套的拉锭装置有两组,所述熔炼坩埚精炼区设置两个熔液导口分别与结晶器连接。本发明增大了每次熔炼量,可同时生产两个铸锭,提高了拉锭生产效率和产品规格的多样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束熔炼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两机两流电子束冷床熔炼炉。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束冷床熔炼炉是冶炼难熔金属的核心装备之一,在高端材料的冶炼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电子束熔炼炉是一种特殊的真空冶金设备。利用电子枪可将几十至数百KW的高能电子束聚集并产生高温,能量密度大,当高能电子束聚焦在钨、钽、铌、锆等难熔金属物料上时,使其熔化,并剔取杂质,达到熔炼及提纯的目的。此间,高温熔融区域金属需点滴进入熔池,在结晶器(铸锭坩埚)中冷却、凝固,经拉锭机构作用成锭。随着航天工业、海洋工业的快速发展,高端金属材料的需求越来越大,对电子束冷床熔炼炉的效率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的电子束冷床熔炼炉每次熔炼锭子为10吨左右,熔炼量无法满足需求,且一次只能生产一种规定的锭子,品种单一,无法满足规格多样性的需求。
为此,研究开发一种能提高产能,可同时生产不同规格的多机多流电子束冷床熔炼炉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产能的两机两流电子束冷床熔炼炉,能同时生产两根规格相同或者规格不同的铸锭。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双层水冷结构炉体及炉盖上配设的一组大功率电子枪、与炉体侧面连接的横向进料系统、炉体内设置与进料系统连接的熔炼坩埚、与熔炼坩埚精炼区连接的结晶器、与结晶器配套连接的拉锭装置、用于观察炉内状况的观察窗、配套的抽真空系统,所述横向进料系统有两套且分别设置在炉体的两侧,所述结晶器及其配套的拉锭装置有两组,所述熔炼坩埚精炼区设置两个熔液导口分别与结晶器连接。
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进料采用左右两侧进料,每侧加料仓含有至少两个料框,提高了加料量,确保每次熔炼锭子的重量可达到20吨。
2、采用两套相互独立运行的结晶器及其配套的拉锭装置,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规格多样性,可以熔炼20吨范围内的圆锭或者方锭。
3、左右两侧加装液位监视系统,根据液位高低来控制各自拉锭的拉锭时机和拉锭速度,实现液位自动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A-A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炉体,2-电子枪,3-横向进料系统,4-熔炼坩埚,5-结晶器,6-拉锭装置,7-熔液导口,8-水平导槽,9-液位监视装置,10-熔化区,11-精炼区,12-铸锭,箭头-熔液流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加以限制,基于本发明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附图1~2所示本发明包括双层水冷结构炉体1及炉盖上配设的一组大功率电子枪2、与炉体侧面连接的横向进料系统3、炉体内设置与进料系统连接的熔炼坩埚4、与熔炼坩埚精炼区连接的结晶器5、与结晶器配套连接的拉锭装置6、用于观察炉内状况的观察窗、配套的抽真空系统,所述横向进料系统3有两套且分别设置在炉体1的两侧,所述结晶器5及其配套的拉锭装置6有两组,所述熔炼坩埚精炼区设置两个熔液导口7分别与结晶器5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昆钢重型装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云南昆钢重型装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275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