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冶炼余热压延生产长型钢材的节能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27894.9 | 申请日: | 2020-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23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于宏朋;杨锡红;王正刚;杨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净环热冶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16 | 分类号: | B21B1/16;B21B15/00;B21B45/00;B22D11/12;B22D11/128;B22D11/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申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4 | 代理人: | 王云 |
地址: | 2100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冶炼 余热 压延 生产 型钢 节能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钢铁材料压延生产领域,公开一种利用冶炼余热压延生产长型钢材的节能装置及方法,包含多流连铸机、多流辊底隧道窑、辊底横移机、调度辊道及拨叉、直轧辊道、直轧剔废机、热送辊道、铸坯矫直机、热送剔废机、铸坯加热炉、压延机。连铸机产出的多流铸坯通过多流辊底隧道窑、辊底横移机后,保持热态被调度辊道及拨叉进行调度输送,既能连续通过直轧辊道直接送入压延机,也能连续通过热送辊道、铸坯矫直机后,送入铸坯加热炉,横移加热后再进入压延机。实现了利用冶炼余热、铸坯低能耗补热、多种路线进入压延机的功能。相比传统生产时,连铸机生产的钢坯通过辊底横移机收集,降温后再进入铸坯加热炉的工艺,能耗大大降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铁材料压延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冶炼余热压延生产长型钢材的节能装置及方法,可适用多种生产要求。
背景技术
目前长型钢材,如棒线材、型材生产时,从液态钢水到压延成钢材的生产方法为:冶炼生产的液态钢水,进入多流连铸机,连续生产出多流固态的高温铸坯,高温铸坯切断后,从连铸机冷床下线收集,冷却或热态送入压延车间,进入加热炉进行二次加热,加热后的铸坯逐根进入压延设备进行压延。
传统生产方法中,铸坯送入压延车间后,钢坯温度较低,头尾温差较大,无法满足压延生产要求,必须通过加热炉二次加热,加热炉加热时间一般在1小时以上,除了会消耗大量能源,增加生产成本和废气排放以外,还会造成加热过程中铸坯的氧化烧损,造成材料浪费。而铸坯在冶炼时的余热又没有有效的利用,没有达到最佳节能效果。
不同长型钢材压延生产时,对加热状态的铸坯的长度、温度、头尾温度差又有不同的要求,生产中需要根据不同的要求,不断调节加热炉的工艺,以达到经济,并且调度灵活的生产要求,因此有必要开发新的节能装置和方法,充分利用铸坯冶炼余热,节能并灵活的压延生产长型钢材。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冶炼余热压延生产长型钢材的节能装置及方法,除了可充分利用铸坯冶炼余热以外,还能兼顾压延生产时,对不同的铸坯长度、温度、头尾温度差的要求,灵活调整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减少使用限制,扩大应用领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利用冶炼余热压延生产长型钢材的节能装置,包括多流连铸机、多流辊底隧道窑、辊底横移机、调度辊道及拨叉、直轧辊道、直轧剔废机、热送辊道、铸坯矫直机、热送剔废机、铸坯加热炉、压延机;
所述多流辊底隧道窑、辊底横移机、调度辊道及拨叉依次连接,所述调度辊道及拨叉将辊道分为两股,其中一股依次连接直轧辊道、直轧剔废机、压延机,另一股依次连接热送辊道、铸坯矫直机、热送剔废机、铸坯加热炉,铸坯加热炉再与压延机连接组成一套压延生产线;多流连铸机连接多流辊底隧道窑;
所述多流辊底隧道窑布置于多流连铸机至辊底横移机(3)之间,每流铸坯设置独立的一套,只可容纳1流铸坯穿越;所述多流辊底隧道窑内设输送辊道,外部设有保温材料制成的通道罩;
所述辊底横移机为多组辊道并设有活动挡板;输送铸坯移动到后续调度辊道,也可通过启停或活动挡板动作,将铸坯停留在辊底横移机上,通过横移机构将铸坯收集,从侧面移出生产线;
所述调度辊道及拨叉为宽度逐步变窄的一分为二的辊道组,在辊道两侧设有挡板;所述拨叉在两股辊道之间摆动;能将多流方向输送来的钢坯,通过辊道两侧的挡板,引导到单流宽度的直轧辊道或热送辊道上输送;拨叉停靠在不同位置,就能够和固定的挡板形成不同导向的收缩通道,使得调度辊道上的钢坯,导向输送到不同的单流宽度辊道上,比如导向到直轧辊道方向,或者热送辊道方向;
所述多流连铸机、多流辊底隧道窑、辊底横移机、调度辊道及拨叉、直轧辊道、直轧剔废机、热送辊道、铸坯矫直机、热送剔废机、压延机均为纵流设计;所述铸坯加热炉为横流设计。
所述直轧辊道,连接调度辊道和压延机,能将连铸坯单根输送到压延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净环热冶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净环热冶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2789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术机器人的前端控制装置及手术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防水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