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悬挂拉杆衬套成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28015.4 | 申请日: | 2020-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07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曾永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汇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64 | 分类号: | B29C65/64;B29C65/78;B29L31/30 |
代理公司: | 济南智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01 | 代理人: | 陆福乾 |
地址: | 257092 山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悬挂 拉杆 衬套 成型 设备 | ||
1.一种汽车悬挂拉杆衬套成型设备,应用于自动组装汽车悬挂拉杆衬套,汽车悬挂拉杆衬套包括有外金属圈(7)和工件(8),外金属圈(7)两端同轴设置有形变圈(7a),工件(8)包括有铝芯(8a)、第一橡胶圈(8b)、第一弹簧垫圈(8c)、第二橡胶圈(8d)、第二弹簧垫圈(8e)和第三橡胶圈(8f),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工件组装机构(1)、步进传输机构(2)、第一内夹持机构(3)、第二内夹持机构(4)和铆压机构(5),第一内夹持机构(3)和第二内夹持机构(4)分别竖直设置在步进传输机构(2)滑动工作部两端,第一内夹持机构(3)和第二内夹持机构(4)工作端均竖直朝下,步进传输机构(2)设置在工件组装机构(1)和铆压机构(5)之间,步进传输机构(2)位于工件组装机构(1)出料端一侧,第一内夹持机构(3)位于铆压机构(5)铆压端一侧;
工件组装机构(1)包括有转台(1a)、转盘(1b)、第一放置筒(1c)、定向针(1d)和上料装置(1e),转盘(1b)同轴固定设置在转台(1a)顶端,从而使得转盘1b能够在转台1a作用下步进转动,第一放置筒(1c)沿轴线均布在转盘(1b)顶端,定向针(1d)同轴设置在第一放置筒(1c)底端,定向针(1d)内径小于铝芯(8a)外径,上料装置(1e)均布在转盘(1b)外侧,上料装置(1e)出料端竖直朝向定向针(1d);不同位置的上料装置1e依次将铝芯8a、第一橡胶圈8b、第一弹簧垫圈8c、第二橡胶圈8d、第二弹簧垫圈8e和第三橡胶圈8f放置在第一放置筒1c内部,其中定向针1d插接在铝芯8a内部,从而在出料端装配成整体工件8;
步进传输机构(2)包括有基座(2a)、第一气缸(2b)、滚珠丝杆滑台(2c)、滑动架(2d)和第二放置筒(2e),基座(2a)设置在工件组装机构(1)和铆压机构(5)之间,第一气缸(2b)工作端竖直贯穿基座(2a)顶端与滚珠丝杆滑台(2c)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滑动架(2d)顶部中心处与滚珠丝杆滑台(2c)滑动工作端固定连接,滑动架(2d)底端两侧设置有固定架(2d1),第一内夹持机构(3)和第二内夹持机构(4)分别设置在两侧固定架(2d1)底端,第二放置筒(2e)竖直设置在基座(2a)的暂存区,第二放置筒(2e)内径大于工件(8)最大外径;
第一内夹持机构(3)包括有固定座(3a)、凸座(3b)、伸缩杆(3c)、第一连杆(3d)、第二连杆(3e)、压板(3f)和第二气缸(3g),固定座(3a)同轴固定设置在步进传输机构(2)一侧工作部底端,凸座(3b)沿轴向均布在固定座(3a)外圆周面上,伸缩杆(3c)同轴滑动设置在固定座(3a)内部,第二气缸(3g)同轴设置在步进传输机构(2)一侧工作端内部,第二气 缸(3g)工作轴与伸缩杆(3c)顶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杆(3d)顶端与凸座(3b)底端铰接,第二连杆(3e)底端与伸缩杆(3c)底端铰接,第一连杆(3d)底端与第二连杆(3e)顶端铰接,压板(3f)设置在第一连杆(3d)铰接处;第二内夹持机构(4)与第一内夹持机构(3)结构完全相同;
铆压机构(5)包括有冲压机(5a)、上铆压模具(5b)、下铆压模具(5c)和复位装置(5d),冲压机(5a)设置在步进传输机构(2)一侧,上铆压模具(5b)设置在冲压机(5a)升降工作端底部,下铆压模具(5c)设置在冲压机(5a)工作台上,上铆压模具(5b)竖直投影与下铆压模具(5c)重合,复位装置(5d)同轴设置在下铆压模具(5c)内部,复位装置(5d)顶端与下铆压模具(5c)顶端形成阶梯面;
上铆压模具(5b)包括有第一安装板(5b1)、第一空心圆柱(5b2)和铆压圈(5b3),第一安装板(5b1)设置在冲压机(5a)升降工作端底部,第一空心圆柱(5b2)同轴竖直设置在第一安装板(5b1)底端,铆压圈(5b3)同轴设置在第一空心圆柱(5b2)底端,铆压圈(5b3)外径大于外金属圈(7)外径,铆压圈(5b3)内径小于外金属圈(7)内径;下铆压模具(5c)包括有第二安装板(5c1)和第二空心圆柱(5c2),第二安装板(5c1)设置在冲压机(5a)工作台上,第二空心圆柱(5c2)垂直设置在第二安装板(5c1)上,第一空心圆柱(5b2)竖直投影与第二空心圆柱(5c2)重合,第二空心圆柱(5c2)内径大于外金属圈(7)外径,复位装置(5d)同轴设置在第二空心圆柱(5c2)内部;
上铆压模具(5b)还包括有抵压圈(5b4),抵压圈(5b4)同轴设置在第一空心圆柱(5b2)底端,抵压圈(5b4)外径小于铆压圈(5b3)内径;
复位装置(5d)包括有升降板(5d1)、导柱(5d2)、止动圈(5d3)、限位块(5d4)和弹簧(5d5),升降板(5d1)同轴滑动设置在下铆压模具(5c)内部,导柱(5d2)沿轴向均布在升降板(5d1)底部,限位块(5d4)同轴设置在第二安装板(5c1)内部底端,导柱(5d2)底端贯穿第二空心圆柱(5c2)与限位块(5d4)同轴固定连接,弹簧(5d5)套设在导柱(5d2)上,弹簧(5d5)两端分别抵接在第二安装板(5c1)顶端和升降板(5d1)底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汇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汇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2801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过热断电的可定时锂电池充电座
- 下一篇:一种双工位底焊滚槽一体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