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扣式电池的密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28525.1 | 申请日: | 2020-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92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徐立球;周立军;江灿灿;黄永水;邱耀忠;徐杨军;刘红全;杜太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云港德立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H01M6/00;H01M2/08;H01M2/04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55 | 代理人: | 王彦明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密封 方法 | ||
一种扣式电池的密封方法,包括盖体、密封垫和壳体,(1)将密封垫通过热贴合工艺预贴在盖体上;(2)扣式电池的组装;(3)对组装好扣式电池进行热融密封,采用非接触式加热方式,使得密封垫与盖体和壳体的接触面实现热融粘合密封。所述非接触式加热方式为热辐射加热或电磁感应加热。利用非金属材料与两层金属材料组合形成可以适用于扣式电池组装起关键密封作用的制作工艺。既解决了一种扣式电池组合中较多的工序问题,如两次涂胶工序;又解决了用现有方式不能解决的金属体变形和塑料老化引起的密封失效风险。具有的操作方法简单稳定、密封性能长久可靠性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扣式电池软包装用制作技术,特别是一种扣式电池的密封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扣式电池两个金属体之间用于起密封作用的为一类达到熔点也不能与金属件形成范德华力的塑料弹性体材料,这一材料主要是对扣式电池两部分盖和壳体组装成产品时,对其两部分对接需要密封的区域进行物理挤压完成,即给予一定的压力能使塑料形成形变与金属体之间形成以一定结合力而完成盖体与壳体的密封性。密封性就要靠其挤压形成。
这种装置盖体和壳体为金属制品,通过对一种厚度规格的不锈钢经过冲压即可成型,重要的是塑料贴合方法和两个钢体的组合方法,是本发明需要提出的涉及工艺方面。现用的塑料垫是达到熔点也不能与金属件形成范德华力的塑料弹性体材料,在贴合到盖体前要涂胶水使塑料垫能粘在盖体中部区域,在两个钢体组合前还要在塑料垫上涂一次胶水,这样再把两个钢体扣压在一起。
由于这种密封方式是靠塑料垫的一种形变形成的密封性,对组合体盖体和壳体形状保持性要求很高,也就是说,盖体或壳体的稍有形状变化会影响塑料垫形变需要的挤压力,从而改变这密封性能,造成电池失效。特别是塑料的形变力主要取决于材料的内应力持久性,当塑料老化会严重影响其内应力,同样会出现密封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密封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具有的操作方法简单稳定、密封性能长久可靠性的扣式电池的密封方法。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扣式电池的密封方法,包括盖体、密封垫和壳体,其特点是,包括如下步骤:
(1)将密封垫通过热贴合工艺预贴在盖体上;
(2)扣式电池的组装;
(3)对组装好扣式电池进行热融密封,采用非接触式加热方式,使得密封垫与盖体和壳体的接触面实现热融粘合密封。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热贴合工艺包括注塑成型、热辐射加热预贴、电磁感应加热预贴。
所述非接触式加热方式为热辐射加热或电磁感应加热。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密封垫为达到熔点时能与金属形成范德华力及以上粘接力的塑料制品,包括聚丙烯塑料、聚乙烯塑料、有羰基改性的烯烃聚合物、烯烃弹性体、橡胶弹性体以及其上各种材料以层合或混合组成形式的塑料。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步骤(3)中实现热融粘合密封的条件是:采用电磁感应加热,达到密封垫的熔点温度,热融时间为不大于10秒。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热融粘合密封的条件是:采用电磁感应加热,使壳体的温度不超过密封垫熔点温度20℃。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提出了采用非接触式加热方式,利用非金属材料与两层金属材料组合形成可以适用于扣式电池组装起关键密封作用的制作工艺。既解决了一种扣式电池组合中较多的工序问题,如两次涂胶工序;又解决了用现有方式不能解决的金属体变形和塑料老化引起的密封失效风险。具有的操作方法简单稳定、密封性能长久可靠性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云港德立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连云港德立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285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