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茶杯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29608.2 | 申请日: | 2020-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02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宝;余海军;刘团结;朱婕;李徽;吴饶;伍芷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A47J3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38 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洞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茶杯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茶杯,本产品包括:杯身、过滤网茶隔、挡盘。杯身上方设置过滤网茶隔限位槽,过滤网茶隔放置在杯子凸起的限位槽处;过滤网茶隔的边缘设置有卡帽,内边缘上端设有拉环,下部为圆形过滤网茶隔通孔,内边缘上端设有拉环,拉环用于取出、放回过滤网茶隔,过滤网茶隔开圆孔,挡盘为圆形过滤网茶隔,开孔大小与过滤网茶隔孔大小相同,挡盘采用柔性密度小的线绳固定在过滤网茶隔下边,挡盘采用密度比水小的材质即挡盘装水时浮在水面上。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加水不易溅出杯外,干净卫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杯,尤其涉及一种过滤茶叶水杯
背景技术
目前,生活中茶杯中漂浮的茶叶经常容易喝进嘴里,所以采用带有过滤网茶隔的杯子,以防止茶水中的茶叶喝进嘴里,使用带有过滤网茶隔的杯子在添加或更换茶叶需要拉出过滤网茶隔上端的拉环,取出滤网,在此过程中需要用手取出和放回拉环很不卫生;又由于过滤网茶隔的存在,在加沸水的过程中经常会由于过滤网茶隔的阻拦,热水溅到杯外烫到人,不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茶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茶杯包括杯身3、过滤网茶隔22、挡盘1。
所述的杯身3,其特征在于:杯身3上方设置过滤网茶隔22限位槽4,过滤网茶隔2放置在杯子凸起的限位槽4处。
所述的过滤网茶隔2,其特征在于:边缘设置有卡帽201,内边缘上端设有拉环208,下部为圆形过滤网茶隔2圆形通孔207,上下两层茶隔202,203上分别开有多个过滤孔204,205。
所述的卡帽201,其特征在于:过滤网茶隔2边缘设置有卡帽201,卡帽201的大小与茶杯杯身3上方的限位凸起配合,用于放置到茶杯限位槽4处。
所述的拉环208,其特征在于:内边缘上端设有拉环208,拉环208用于手拿取出、放回过滤网茶隔2,放置过滤网茶隔2完毕即可把拉环208旋转90度平放于过滤网茶隔2内边缘。
所述的圆形通孔207,其特征在于:过滤网茶隔2底层开圆形通孔207,开孔用于减少对水的阻力,热水快速倒入水杯不易溅到杯外。
所述的挡盘1,其特征在于:挡盘1为圆形过滤网茶隔2,圆形过滤网茶隔孔101大小与过滤网茶隔过滤孔204,205大小相同,挡盘1的面积比过滤网茶隔2底边圆形通孔面积大且小于杯身3内平面面积,挡盘1采用柔性密度小的线绳102固定在过滤网茶隔2固定孔206下边,挡盘1采用密度比水小的材质即挡盘1装水时浮在水面上。
所述的线绳102,其特征在于:抗拉强度高、不生锈的线或链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喝茶时把茶叶隔离开避免茶叶喝进嘴里,具有很好的隔离茶叶效果。添加沸水时通过过滤网茶隔中心孔和两层茶隔上多个过滤孔直接流入而不会发生挡水的现象,沸水快速进入茶杯不溅出杯外。当茶水淡了直接通过过滤网茶隔中心孔放茶叶,加水即把茶叶冲入茶杯,不需要拿出过滤网茶隔,需要倒除茶杯内的茶叶时把过滤网茶隔拿出,冲洗杯子以及过滤网茶隔,冲洗完把过滤网茶隔放入杯子,再向茶杯中加入茶叶,做操起来干净卫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茶杯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挡盘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过滤网茶隔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挡盘与过滤网茶隔连接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挡盘1;过滤网茶隔2;杯身3;限位槽4;圆形挡盘过滤网孔101;线绳102;卡帽201;上层茶隔202;下层茶隔203;上层茶隔过滤孔204;下层茶隔过滤孔205;茶隔固定孔206;茶隔圆形通孔207;拉环20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师范学院,未经淮南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296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