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囊服气囊充气电路的触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29990.7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09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王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虎 |
主分类号: | A41D13/018 | 分类号: | A41D13/018;H01H2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囊 服气 充气 电路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囊服气囊充气电路的触通方法。该方法是将目前使用的气囊服气囊充气电路中加速度传感器的功能由设置在气囊服气囊充气电路中上的一个开关7与其串联的一个通断器1取代。电路中上的开关7设置在气囊服的合衣按扣处,即将衣服左侧一按扣扣在对称的衣服右侧一按扣上,衣服扣好则电路中此按扣开关7便接通,此按扣解开,开关7也随之断开。衣服两侧纽扣分别镶嵌有接线端,并分别与各自两端的电路相连;通断器1是一个内有少量导电液的绝缘硬质材料制作的封闭瓶状器,在电路中随人体位的倾斜程度而通断。本发明技术方案简单易行,成本低廉,易普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囊服,具体涉及一种气囊服气囊充气电路的触通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气囊服的使用涉及到摩托车驾驶者,高、低空作业者等诸多领域。气囊服的设计是在服装的头颈、腰部、臀部等部位内夹带着气囊,这些气囊由通气管与可瞬间充气的充气罐相通。充气罐内有压缩气体或装有可产生气体的物质。目前充气罐的触发一种方式是靠一定的拉力打开充气罐向气囊充气的,如摩托车驾驶者穿的安全气囊服上的充气罐是由一根一端套在车把手上,另一端固定在充气罐上的绳子相连。在摩托车发生相撞时,靠驾驶者甩出去的冲力拉开充气罐迅速向各气囊充气的;充气罐另外一种触发方式是靠电子引爆装置,引爆装置触发引爆充气罐口后,充气罐内压缩气体或可产生气体的物质经触发产生大量气体快速充满各个气囊,以保护身体,如一种“可穿戴安全气囊服”(201010558820.4)。这种充气罐的引爆触发先是借助一充气电路中的加速度传感器。该传感器预先设定一速度值,当速度传感器感知的下落速度值达到预定值时给电子引爆装置脉冲信号以触发电子引爆装置,一般只适用于高空专业。速度传感器技术性强,制作工艺复杂且成本高,一旦速度传感器失灵则引爆装置无法启动。借助拉力打开的充气罐的方式,必须有一个固定绳子的地方,如摩托车把手,且对拉力的方向和力量都有一定的要求,达不到要求则无效。现实中还有许多低空作业,如低空电力检修作业、低空安装作业工,泥瓦工等一系列工种无绳子固定处,即使有,也要不停的移动工作场所。此作业场合下,带加速度感应器气囊服也无不适用。如何解决这些作业者的安全防护是棘手的课题。为此,技术人员开发了相应的安全措施,如专利“低空防坠落背心” (201520335058.1)该背心前后都有气囊,有紧急情况时,作业者自己按下胸前气囊开关。突发情况下作业者受惊吓会昏头,易造成失误而错失保护良机,因而并没实际使用。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虎,未经王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299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倒置法土颗粒静水沉降分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双轴承型卷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