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冬枣浆胞病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30087.2 | 申请日: | 2020-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093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张雪丹;吕艳辉;王中堂;范昆;张琼;孙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B7/055 | 分类号: | A23B7/055;A23B7/154;A23B7/00;A23L3/015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安丽艳 |
地址: | 271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冬枣浆胞病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治冬枣浆胞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净选的冬枣短时减压处理后,在蚕丝蛋白溶液中浸渍一段时间,捞出,果面无明水后入库冷藏。本发明所使用的蚕丝蛋白价格低,可降低冬枣采后处理成本;蚕丝蛋白安全食用无污染,全程处理未使用化学试剂,可增强冬枣的食用价值;短时减压处理操作简单,处理量大,可提高冬枣采后处理商品化水平和质量;本发明方法简单、防治枣果浆胞病效果好、处理的果实食用品质好,可大大延长冬枣的贮藏保鲜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果蔬保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冬枣浆胞病的方法。
背景技术
冬枣,亦称冻枣、苹果枣、雁来红、冰糖枣等,系鼠李科枣属,独产我国。由于冬枣果实脆甜,皮薄色鲜,肉质细腻,香味浓郁,啖食无渣,同时富含VC和多种氨基酸,被誉为“活的维生素丸”,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是目前公认最好的鲜食枣品种。与干红枣相比,冬枣汁水丰富、适口性好,加之经济效益较高,深受广大消费者和种植户的喜爱。
冬枣作为鲜食果品,采后常温货架期短,果色易转红,果肉软化褐变,VC含量损失严重,因此生产上多将冬枣冷藏以延长鲜果供应期和满足消费者需求,可显著提高果实的经济价值。但是冬枣长期冷藏后会发生大量病害,其中浆胞病尤为突出,发病症状是受害初期果实表皮肩部或腰部出现淡、深红色和茶褐色变色斑点;后期颜色加深,病部表皮形状不变,用手触压凹陷而不能弹起,病部果肉为浆状。发病严重时,病斑连片而导致全果腐烂,该病在贮藏后期发病严重。我们近三年连续观察山东沾化冬枣的浆胞病发生率约在40%-70%,这不仅跟栽培品种和采后贮藏保鲜环境有关,还跟冬枣生长期多次喷施赤霉素和膨大素等植物生长激素有关,果实生长过快导致枣果含糖量、维生素C含量等营养指标和耐贮性下降,同时,枣果内部会形成空腔,增加果柄的脱落率,引发果柄脱落形成自然伤口处的霉菌滋生,造成果实的腐烂变质。
浆胞病为主引起的冬枣采后病害所造成的损失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成为亟待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近年来,广大科研工作者不仅对浆胞病进行了定性研究,确定了引起浆胞病的主要致病菌,还通过产前喷洒农药、采后杀菌剂处理、包装材料的应用和涂膜技术等措施减缓浆胞病的发生,但这些措施对于抑制浆胞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蔓延作用甚微。目前防治枣果浆胞病的发生主要依赖使用化学杀菌剂,但化学杀菌剂可诱发病原菌的抗药性以及对人体和环境构成威胁,加之冬枣是带皮食用果品,对保鲜技术和安全性有较高要求。因此,需要寻求一种更加健康、安全、无污染的方式来防治冬枣果浆胞病。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冬枣浆胞病防治主要依赖使用化学杀菌剂,安全性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治冬枣浆胞病的方法,以物理方法处理后采用可食用的高溶解性蚕丝蛋白溶液浸渍冬枣,能够有效防止长期低温冷藏的冬枣产生浆胞病并保持果实良好的食用品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治冬枣浆胞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净选的冬枣在蚕丝蛋白溶液中浸渍一段时间,捞出,果面无明水后入库冷藏。
所述蚕丝蛋白溶液浓度为0.5g/L-2.5g/L;优选为1.5g/L-2.0g/L。所述浸渍时间为5-10min;优选为5min。
优选的,为了获得良好的水溶性,保持溶液澄清无沉淀,所述蚕丝蛋白的粒度直径为纳米级。
所述冷藏条件为-0.5℃~3.0℃,相对湿度为80%-100%。
优选的,所述冬枣在浸渍蚕丝蛋白前还包括短时减压处理:将净选的冬枣在低压下保持一段时间,然后恢复常压。所述低压的压力为0.40atm-0.60atm;所述低压保持时间为30-90min。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果树研究所,未经山东省果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00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膨宫机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治苹果虎皮病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