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壳山核桃品种更新的高接换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30647.4 | 申请日: | 2020-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3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敏;朱灿灿;陈于;赵玉强;陆小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2/30 |
代理公司: | 南京聚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9 | 代理人: | 裴咏萍 |
地址: | 210014***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核桃 品种 更新 高接换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壳山核桃品种更新的高接换种方法。嫁接时间在每年春季4月份,砧木处于形成层活跃期时,对砧木进行45度斜面和锯口处理。薄壳山核桃中心主干和侧枝可同时进行高接,侧枝的嫁接口要低于中心主干。嫁接时,在砧木斜面的最高点处斜削一个钝面进行枝接,同时在斜面的最低点切出一个凹槽,以利于伤流的导出。本发明适用于5年以上薄壳山核桃幼树(嫁接苗和实生苗均可)的高接换种,可实现主干和所有侧枝的品种更新,嫁接成活率达98%以上,加快优良品种的更新换代,达到快速结果和投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壳山核桃品种更新的高接换种方法。
背景技术
薄壳山核桃[
薄壳山核桃童期长,一般从种植幼苗到进入盛果期要13年以上。薄壳山核桃苗木繁育的方式主要以嫁接为主,以当年生实生苗为砧木,进行春季枝接或夏季芽接。从砧木培育到嫁接苗出圃一般需要2-3年,苗木栽植到结果投产还需要5-6年。
目前,定植造林后和已经进入结果期的果园也存在一些基础问题亟待解决。国内选育的品种大多从早期引进的实生结果树而来,遗传基础较窄。即使是一些较好的品种,由于尚未建成相应的采穗圃和规模化的良种繁育基地,导致不同产区的适生品种选择存在困难。一些地区栽培的品种或“良种”,生长表现差、花期不遇、产量低、结果晚,相比较国外的栽培情况,品种资源的优势和潜力还有待挖掘,有些果园甚至需要高接换种来进行品种更新。
薄壳山核桃酚类物质含量较高,嫁接时或嫁接后,愈合前常有伤流从嫁接部位溢出,严重影响成活率,因此控制伤流是提高薄壳山核桃嫁接成活率的关键。
前期,科研工作者公开了两种薄壳山核桃的高接换种方法,一项发明专利“一种薄壳山核桃高接换头的嫁接方法(CN103202182A)”,此专利技术对砧木的处理是:保留主干据地面1m左右,并将其以上的部分锯掉,形成“平茬” 切口;另一项发明专利“一种薄壳山核桃高位嫁接培育方(CN110447452A)”对砧木的处理方式为:在离地面1.5~2.0米处的砧木苗主干上,选择三个待嫁接部位截成平滑切面。两种薄壳山核桃高位嫁接的方法均为将砧木截成平茬切口。而本发明通过对砧木进行45度斜面和锯口处理,扩大了砧穗接触面,操作便利,同时利于伤流排出,有利于砧穗愈合,提高嫁接成活率。本发明可同时实现整株树的高接换种,高接换种后一般3年能形成树冠,5年后可实现优质高产,投资见效快,成本低,经济效益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薄壳山核桃高接换种过程中伤流严重影响嫁接成活的问题,提供一种薄壳山核桃品种更新的高接换种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薄壳山核桃品种更新的高接换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1)接穗处理:选择薄壳山核桃优良品种,采集中上部外围发育充实、芽眼饱满枝条。接穗长度为10cm~12cm,粗度0.6cm~1cm,每个接穗上保留2~3个饱满芽;将穗条下端剪口进行封蜡处理,然后将穗条捆成小把,捆好埋入细沙中,扎紧袋口,竖立放置于0~4℃的冷库内贮藏,并定期检查。
(2)砧木处理:将砧木沿枝条生长方向,侧枝应在其生长长度30cm处进行截干,截成一个高度差2cm~3cm的45度斜面。中心主干的嫁接口距地面距离在1m~1.5m之间,其他侧枝嫁接口不高于中心主干,所有侧枝的嫁接口离地面0.8cm以上。在砧木光滑斜面的低处,竖直向下刻一个长4cm,宽0.5cm的凹槽,深至木质部,以利于伤流的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未经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064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参多糖片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污水处理用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