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粘度液体常温自动混合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31148.7 | 申请日: | 2020-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149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徐瑞;马景陶;郝少昌;赵兴宇;李建军;邓长生;刘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F13/08 | 分类号: | B01F13/08;B01F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罗文群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粘度 液体 常温 自动 混合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粘度液体常温自动混合装置,属于微流控技术领域。本发明自动混合装置包括进样通道、出样通道、固定螺钉、上盖板、下盖板、密封垫片、进样横向通道、出样横向通道、腔室和磁性体。多种高粘度液体以恒定的流速进入密闭腔室后,在高速转动的磁性体的作用下快速搅拌混合成混合溶液,混合溶液在腔室内液体的挤压下自动排出腔室。本装置,通过主动式的混合方式,使含有磁性体的溶液在磁场力的作用下产生弯曲的运动轨迹,增加和另一种溶液的接触面积,将两种粘度较大的溶液迅速混合均匀。通过螺钉将其密封,可以灵活拆卸,降低了设备使用成本。本发明装置可以多个相互串联,以达到理想的混合程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粘度液体常温自动混合装置,属于微流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宏观条件下,两种溶液的混合是可以通过机械搅拌或者流体动力的条件,使多种溶液达到混合均匀的目的。但宏观流体的混合需要的样品量大,而且混合好的溶液在混合过程中滞留时间长。如果混合好的溶液是不稳定的溶液,那就很容易在混合过程中溶液的性质发生变化,例如粘度变大,从而影响宏观流体的混合。
在微通道中,流体的运动由于雷诺数比较小,一般认为处于层流状态。这也就意味着在微通道中多种液体的混合主要靠自身组分的扩散完成。菲克定律指出,扩散距离随着扩散时间的增大而增大。而增大液体在微通道的扩散时间无疑是降低了效率。因此,亟需一种主动式的微混合器来快速、高效地混合液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高粘度液体常温自动混合装置,以解决已有技术中的问题,采用主动式的高粘度液体常温自动混合装置,通过控制高粘度液体常温自动混合装置中磁性体的转速就可以控制溶液的混合程度。
本发明提出的高粘度液体常温自动混合装置,包括上盖板、下盖板、密封垫片和磁性体,上盖板、下盖板、密封垫片自上而下依次叠压后,通过固定螺钉固定为一体;所述的下盖板上设有腔室,所述的磁性体置于腔室中,腔室的底部通过进样横向通道与上盖板上的进样通道相连通,腔室的上部通过出样横向通道与上盖板上的出样通道相连通。
本发明提出的高粘度液体常温自动混合装置,其优点是:
1、本发明的高粘度液体常温自动混合装置,通过主动式的混合方式,即磁场带动磁性体旋转,使含有磁性体的溶液在磁场力的作用下产生弯曲的运动轨迹,增加和另一种溶液的接触面积,将两种粘度较大的溶液迅速混合均匀。还可以通过控制磁性体的转速,灵活控制混合溶液的混合程度。
2、本发明的高粘度液体常温自动混合装置,通过螺钉将其密封,可以灵活拆卸。在装置工作过程中,即使溶液在混合过程中发生了固化,也能拆卸密封,清理发生堵塞的地方,因此本发明自动混合装置可重复使用,极大地降低了设备使用成本。
3、本发明的高粘度液体常温自动混合装置,当一个装置不能将混合溶液混合均匀时,可以将多个本发明的自动混合装置相互串联,即多种高粘度的液体在第一个混合装置进行第一次混合,再使混合液进入第二个自动混合装置,进行第二次混合,以此类推,直至达到理想的混合程度为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高粘度液体常温自动混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1为进样通道,2为出样通道,3为固定螺钉,4为上盖板,5为下盖板,6为密封垫片,7为进样横向通道,8为出样横向通道,9为腔室,10为磁性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出的高粘度液体常温自动混合装置,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上盖板4、下盖板5、密封垫片6和磁性体10,上盖板4、下盖板5、密封垫片6自上而下依次叠压后,通过固定螺钉3固定为一体;所述的下盖板5上设有腔室9,所述的磁性体10置于腔室9中,腔室9的底部通过进样横向通道7与上盖板4上的进样通道1相连通,腔室9的上部通过出样横向通道8与上盖板4上的出样通道2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11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