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类囊体蛋白质的提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31448.5 | 申请日: | 2020-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96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敏;王璐璐;高宏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14 | 分类号: | C07K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诚辉律师事务所 11430 | 代理人: | 范盈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类 蛋白质 提取 方法 | ||
本申请属于生物分离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类囊体蛋白质的提取方法。目前还没有对类囊体蛋白质进行提取的方法。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类囊体蛋白质的提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叶片剪碎放入研磨缓冲液GB中,然后进行破碎;2)分离破碎的叶片细胞中的叶绿体,获得纯度高、形态完整的叶绿体;3)将需要进行组分分离的样品标注好,然后进行离心;4)用含有蔗糖的1×TE buffer重悬用于组分分离的样品后,裂解叶绿体;5)通过离心,把上清和沉淀分开,沉淀即为类囊体蛋白质。主要用于分析和研究类囊体蛋白质在各项生命活动中的重要功能及其作用机制,对阐述类囊体的生理功能及遗传规律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生物分离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类囊体蛋白质的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类囊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场所,位于叶绿体内,由基粒片层和基质片层所组成。基粒片层是由许多扁平的、直径为400nm左右的囊状结构上下垛叠而成,基质片层连接着基粒类囊体。叶绿素和其他色素分布在类囊体的膜上。光合作用所需的各种酶、蛋白质、光复合体PSⅠ、光复合体PSⅡ等分布于基粒的膜上或者基质中。类囊体是一个互相连接沟通的网络结构,其内复杂的折叠膜系统大大增加了光合作用的面积,从而提高了光合效率。
光合作用能够将活跃的太阳能转换为稳定的化学能,这一过程发生在植物叶绿体中,通过两种类囊体膜整合蛋白复合体PSⅠ和PSⅡ、细胞色素b6f复合体、ATP合酶、捕光天线复合体(LHCs)Ⅰ和Ⅱ、以及一些辅助蛋白协同作用来进行实现。类囊体上分布的这些蛋白复合体是光能吸收、传递和转换的关键结构。为了深入研究类囊体上这些蛋白质的晶体结构和生理功能以及类囊体的生物学功能,提取类囊体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但是目前还没有对类囊体蛋白质进行提取的方法。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基于为了深入研究类囊体上这些蛋白质的晶体结构和生理功能以及类囊体的生物学功能,提取类囊体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但是目前还没有对类囊体蛋白质进行提取的方法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类囊体蛋白质的提取方法。
2.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类囊体蛋白质的提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叶片剪碎放入研磨缓冲液GB中,然后进行破碎;
2)分离破碎的叶片细胞中的叶绿体,获得纯度高、形态完整的叶绿体;
3)将需要进行组分分离的样品标注好,然后进行离心;
4)用含有蔗糖的1×TE buffer重悬用于组分分离的样品后,裂解叶绿体;
5)通过离心,把上清和沉淀分开,沉淀即为类囊体蛋白质。
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步骤1)中采用榨汁机进行破碎。
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步骤2)中,采用percoll密度梯度法分离破碎的叶片细胞中的叶绿体。
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步骤3)中离心采用离心机进行,所述离心机在使用前,将离心机温度调到4℃进行预冷。
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步骤4)中采用超低温反复冻融方法裂解叶绿体。
本申请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为:还包括将所述类囊体蛋白质与上清蛋白质样品采用免疫印迹的方法进行检测。
3.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提供的类囊体蛋白质的提取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林业大学,未经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14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