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再生混凝土单元块D型软体排的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31668.8 | 申请日: | 2020-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231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段文杰;林永水;李海;舒升元;黄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长江航道救助打捞局;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20/02;C04B18/16;E02B3/12;E02B3/14;B28B3/02;B28B17/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天力专利事务所 42208 | 代理人: | 吴晓颖 |
地址: | 43001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混凝土 单元 软体 制作方法 | ||
1.一种再生混凝土单元块D型软体排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的制作
(1-1)选择直径为5mm~20mm的混凝土破碎颗粒作为再生粗骨料,0.75mm~5mm的混凝土破碎颗粒作为混凝土再生细骨料,采用强度等级为42.5 Mpa的普通硅酸盐水泥,聚羧酸减水剂高效减水剂,液态排渣煤粉锅炉的粉煤灰作为原料,控制比例为,水泥:水:再生粗骨料:再生细骨料:减水剂:粉煤灰的质量比等于1:0.55:3.45:1.85:0.0075:0.1;
(1-2)将再生粗骨料和再生细骨料洒水湿润至饱和面干状态;
(1-3)将水泥、粉煤灰、再生细骨料、再生粗骨料依次加入搅拌机中均匀搅拌,再加水搅拌20s,最后加入减水剂搅拌120s,即制得再生混凝土;
(2)混凝土压载块的制作
(2-1)采用设计模具,模具分为上模具和下模具,上模具和下模具两侧由卡扣链接,组合后上模具和下模具接触面上形成有均匀分布的4个绳孔,组合后模具截面形状为圆形,模具截面圆直径为30cm,模具厚10cm;
(2-2)将丙纶绳系结条放入指定孔位,形成十字交叉,并绕过上模具打结;
(2-3)将上述再生混凝土拌合料放入模具中,并在振动器上振动1min,加压成型,24h成型后将上模具的把手抬起,混凝土块体脱模,在自然条件下养护,即可得到所需再生混凝土压载块;
(3)软体排的制作
软体排由土工布上系结再生混凝土块制作而成,包括土工布排垫和再生混凝土压载块,再生混凝土压载块间距20cm,再生混凝土压载块采用丙纶绳绑扎成片,每个单元尺寸为4m*5m,所述土工布排垫采用聚丙烯编织布缝制加筋而成,沿排宽方向每隔50cm设定距离设有一道第一纵向加筋条,用于固定系结条和增加排垫抗拉强度,沿排长方向每隔50cm设定距离设有一道第一横向加筋条,在两第一纵向加筋条间设置一道第二纵向加筋条,在两第一横向加筋条间设置一道第二横向加筋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混凝土单元块D型软体排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工布排垫采用250g/m2聚丙烯编织布缝制加筋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混凝土单元块D型软体排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向加筋条宽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混凝土单元块D型软体排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向加筋条宽5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混凝土单元块D型软体排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纵向加筋条宽7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混凝土单元块D型软体排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向加筋条宽7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混凝土单元块D型软体排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再生粗骨料和再生细骨料的获得方法如下:
步骤一,废弃建筑拆除后,对不同材质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对废弃混凝土块进行分选,除去钢筋和木材,成为解体混凝土;
步骤二,采用鄂式破碎机进行一级破碎,破碎的混凝土碎块粒径≤100 mm;
步骤三,步骤四得到的混凝土碎块用传送带送入锤式破碎机中进行二级破碎,破碎的混凝土碎块粒径为25 mm;
步骤四,用振动筛分设备筛分得到再生粗骨料,粒径为5~25 mm;
步骤五,用吸尘设备吸除剩余骨料中的微粉,得到再生细骨料的,粒径为0.75~5 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长江航道救助打捞局;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长江航道救助打捞局;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166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