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焊接机械手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32003.9 | 申请日: | 2020-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58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李焕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世乐传动设备(成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9/10 | 分类号: | B25J9/10;B23K37/02;B25J9/12 |
代理公司: | 重庆顾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6 | 代理人: | 张立娟 |
地址: | 610037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焊接 机械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焊接机械手,包括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和第三传动机构;所示第一传动结构通过螺栓方式固定安装在第二传动结构的主轴环的开口上,其中三级齿轮A与二级齿轮A啮合;所述第三传动机构通过螺栓方式固定在第二传动机构的左端。本焊接机械手通过空心的机械手输出主轴和机械手齿轮箱体连接,使得线束直接穿过机械人连接,从而将线束隐藏在焊接机械手的内部,在焊接时保护了线束的安全,同时也使得焊接机械手具有布局更紧凑的优点避免导线缠绕。另一方面,多个齿轮均采用无间隙配合,降低齿轮调整误差,增强了焊枪转动定位的位置精度,提高了焊接机械手整体焊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焊接机械手。
背景技术
目前焊接机械手一般采用驱动电机通过联轴器与回转芯轴直联的方式转动,由于自身存在间隙的原因造成了焊枪转动定位的位置精度不足,使焊接机械手整体焊接质量下降。机械人电线的布置一般采用线束带捆绑在立轴的外侧或者通过在立轴外侧设置机壳将电线包括在机壳内,由于焊接会带来飞溅、烟尘、高温等恶劣使用环境条件,通过线束带捆绑在立轴外侧的线束容易受到损坏,且还存在设备不美观,设备局部结构不紧凑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焊接机械手焊接质量低、线束容易受到损坏的问题,提供一种焊接机械手。
一种焊接机械手,包括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和第三传动机构;
所述第一传动机构包括减速箱法兰、齿轮箱、二级齿轮轴、一级齿轮、二级齿轮A,所述减速箱法兰固定安装在齿轮箱上;所述二级齿轮A通过二级齿轮轴可转动的固定在减速箱法兰;所述一级齿轮可转动地安装在齿轮箱中,且与二级齿轮A啮合;
所述第二传动机构包括锥形轴桶、主轴桶、主轴承安装环、主轴环、三级齿轮A、主芯轴、交叉滚子轴承,所述主轴环设置为空心的筒状结构,主轴环侧边设置有开口;所述主轴环内部嵌套主轴承安装环;所述交叉滚子轴承、定位圈、三级齿轮A从左到右依次套接在主芯轴上,其中三级齿轮A固定套接,可随主芯轴一起转动;所述交叉滚子轴承27限位套接在主轴承安装环中;所述锥形轴桶拼接安装在主轴桶的左端;所述主芯轴左端穿出主轴环且与主轴桶的右端固定安装;
所述第三传动机构包括齿轮轴、二级齿轮B、锁紧螺母、箱体、三级齿轮B、主轴,所述三级齿轮B固定套接在主轴上,主轴可转动地安装在箱体中;所述二级齿轮B通过锁紧螺母可转动地安装在箱体中;所述齿轮轴可转动地安装在箱体左上角;所述二级齿轮B左上角与齿轮轴啮合,二级齿轮B右下角与三级齿轮B啮合;
所示第一传动结构通过螺栓方式固定安装在第二传动结构的主轴环的开口上,其中三级齿轮A与二级齿轮A啮合;所述第三传动机构通过螺栓方式固定在第二传动机构的左端。
进一步的,所述齿轮箱的前端还固定安装减速箱盖。
进一步的,所述主轴环的右端还设置有用于密封主芯轴于主轴环内部的密封法兰。
进一步的,所述主轴的右端还拼接安装异形油封。
进一步的,所述主轴桶与主芯轴连接处还套设抗磨环。
进一步的,所述主芯轴上还套设定位圈,定位圈位于交叉滚子轴承与三级齿轮A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前端面设置有输出轴封板,所述输出轴封板中间开有用于主轴伸出的圆孔。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上端面安装有齿轮封盖,箱体后端面设置有后封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焊接机械手通过空心的机械手输出主轴和机械手齿轮箱体连接,使得线束直接穿过机械人连接,从而将线束隐藏在焊接机械手的内部,在焊接时保护了线束的安全,同时也使得焊接机械手具有布局更紧凑的优点避免导线缠绕。另一方面,多个齿轮均采用无间隙配合,降低齿轮调整误差,增强了焊枪转动定位的位置精度,提高了焊接机械手整体焊接质量。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世乐传动设备(成都)有限公司,未经德世乐传动设备(成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20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