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间包钢液的等离子加热方法和等离子加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32011.3 | 申请日: | 2020-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62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杨树峰;赵梦静;王勇;王存;李京社;郭振和;宋景欣;程乃良;张雪良;冯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河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D41/015 | 分类号: | B22D41/015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黄燕 |
地址: | 100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间 包钢 等离子 加热 方法 系统 | ||
1.一种中间包钢液的等离子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其通过在中间包外的等离子加热装置对所述中间包内的钢液进行加热,所述等离子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电极组,
在加热时,先将所述加热电极组插入所述中间包的钢液中,使所述加热电极组的下表面位于所述钢液的上表面之下50-100mm,随后再提拉所述加热电极组位于所述钢液的上表面预设高度,起弧加热,先以700-800kw的功率加热5-8min,随后以400-500kw的功率继续加热至目标温度;
所述预设高度为所述加热电极组的下表面位于所述钢液的上表面之上140-25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包钢液的等离子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电极组采用直流等离子加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包钢液的等离子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加热时,对夹持所述加热电极组的夹持器进行水冷。
4.一种中间包钢液的等离子加热系统,其适用于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中间包钢液的等离子加热方法中对钢液进行加热,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中间包以及用于对所述中间包进行加热的等离子加热装置;
所述等离子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电极组、供气机构和加热操作盘,所述加热电极组可选择性地插入所述中间包内或悬挂于所述中间包上方,所述供气机构与所述加热电极组连通,所述加热操作盘与所述中间包连接以检测所述中间包的温度,所述加热操作盘与所述加热电极组连接以控制所述加热电极组的功率;
所述等离子加热装置包括用于将所述加热电极组插入至所述钢液内或提拉至所述钢液上表面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支撑平台、立柱、机械臂以及夹持器,所述立柱安装于所述支撑平台,所述机械臂的一端可升降地安装于所述立柱,所述机械臂远离所述立柱的一端与所述夹持器连接,所述夹持器与所述加热电极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间包钢液的等离子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电极组包括多根电极,所述电极的一端均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电极的另一端设置有外螺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间包钢液的等离子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的直径为130-150mm,所述电极的长度为800-1200m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间包钢液的等离子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的中部设置有内孔,所述内孔与所述供气机构连通,所述内孔的直径为6-10mm。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间包钢液的等离子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电极包括一根石墨阳极以及多根石墨阴极,多根所述石墨阴极分别与电源的阴极连接,所述石墨阳极与所述电源的阳极连接,多根所述石墨阴极均匀分布于所述石墨阳极的周围或两侧;多根所述石墨阴极均与所述供气机构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间包钢液的等离子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子加热装置还包括用于对所述夹持器进行水冷的供水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中间包钢液的等离子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臂和所述夹持器连通且上开设有用于安装线路的内管和套设于所述内管外侧的外管,所述外管上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供水机构与所述进水口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河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201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音圈电机
- 下一篇:一种工业搬运用的码垛机械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