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表面电镀废液净化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32013.2 | 申请日: | 2020-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48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华;杨海滨;邓维;任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永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B01J20/20;B01J20/28;B01J20/30;C02F1/28;C02F101/10;C02F101/20;C02F10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文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16 | 代理人: | 陈佳 |
地址: | 225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面 电镀 废液 净化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电镀废液净化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向电镀废液中加入过氧化钠,搅拌反应后,再向废液中加入氢氧化钠反应,分离氢氧化镍沉淀,然后调节pH为6.8‑8.0,加入氯化钙,升温反应后,分离磷酸盐沉淀,最后向电镀废液中加入多孔稻壳灰,吸附分离残留的镍磷离子。本发明表面电镀废液净化的方法,采用去络沉淀的方法去除镍离子,氯化钙沉淀的方法去除磷离子,最后采用活性吸附的方法去除残留的镍离子和磷离子,去除效率高,去除过程中得到的氢氧化镍沉淀可作为继续回收金属镍的制备原料,沉淀磷化合物可直接作为肥料,在去除镍磷离子的同时实现资源再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镀废液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表面电镀废液净化工艺。
背景技术
电镀是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上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是利用电解作用使金属或其它材料制件的表面附着一层金属膜的工艺从而起到防止金属氧化,提高耐磨性、导电性、反光性、抗腐蚀性及增进美观等作用。化学镀镍因其具有镀层均匀、耐磨性好、镀覆部件不受尺寸形状限制、不需外电源等优点,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在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机械、汽车、计算机、模具、医疗、纺织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化学镀镍废液中的镍是一种致癌物质,如果此废液不加处理就任意排放,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将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含镍废液排入水体后,不仅会威胁水生生物的生存,而且可能通过吸附、沉淀和食物链而不断的富集,最终破坏生态环境,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必须对化学镀镍废液加以处理,达到国家标准,《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规定镍的最高排放浓度为1.0mg/L,磷的最高排放浓度为1.0mg/L。
对于镀镍废液的处理主要有物理化学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和生物处理法。物理化学方法是在不改变离子存在形态的条件下,吸附、浓缩并分离废液中的镍离子,处理过程复杂。化学处理法是将废液中呈溶解态的重金属镍转化成不溶的化合物而被去除,它的优点是投资较少、操作简便、受水质影响小,缺点是对资源的利用率低、存在二次污染、占地面积较大。生物处理法是利用人工培养的功能菌酶的催化转化、静电吸附、絮凝、络合、包藏共沉淀等作用,吸附络合有毒的重金属离子,并将其还原成低毒的沉淀物,再进行固液分离,从而使废液实现达标排放或回收利用的一种方法。生物法主要有生物化学法、植物生态修复和生物絮凝三种,由于重金属盐对微生物的毒害作用较大,目前关于生化法处理化学镀镍废液应用的文献较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表面电镀废液净化工艺。
一种表面电镀废液净化的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取1000m L电镀废液,向其中加入2-10g过氧化钠,常温下搅拌,反应0.5-2h后,再向废液中加入10-15g氢氧化钠,反应0.3-1.2h,分离氢氧化镍沉淀;
化学镀镍液中Ni2+部分以Ni3(C6H5O7)2等络合物的形式存在,仅加碱难以将Ni2+完全转变为Ni(OH)2沉淀,要沉淀回收Ni2+,就必须使Ni3(C6H5O7)2分解游离出Ni2+,超氧化钾能与镍液中的络合物反应,释放Ni2+;
(2)采用盐酸溶液调节废液的pH为6.8-8.0,加入氯化钙50-80g,升温至50-90℃,反应0.5-1.5h,降温至室温,分离磷酸盐沉淀;
(3)向步骤(2)处理好的电镀废液中加入多孔稻壳灰20-50g,搅拌5-10min,分离多孔稻壳灰。
所述电镀废液中镍含量为200-18000mg/L,磷含量为200-8000m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永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永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20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