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自动集水排水的原位热脱附加热管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32051.8 | 申请日: | 2020-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23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赵怡阳;徐辰;张明;陈昆柏;李芙荣;李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博世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06 | 分类号: | B09C1/0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0015 浙江省杭州市莫干山路1***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集水 排水 原位 附加 热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自动集水排水的原位热脱附加热管,包括上部加热管和下部抽水区;所述上部加热管由内至外依次设有抽水管、陶瓷隔热层、缠绕管、电热丝和金属外壳,所述抽水管顶端连接抽水泵,底部伸入下部抽水区中,所述抽水管底部设有水位感应器,监测下部抽水区中的水位并指示控制器控制抽水泵启闭,所述电热丝螺旋缠绕于缠绕管上;所述下部抽水区的侧壁上开有进水孔。本发明原位热脱附加热管用于修复污染土壤,一方面使加热管在处置场地内可以均匀分布,另一方面增强了原位热脱附系统的排水能力,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损耗,对于降低成本、应对多降水气候、节约能耗、提高热脱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自动集水排水的原位热脱附加热管。
背景技术
原位热脱附技术是将污染土壤加热至目标污染物沸点以上,使污染物从土壤中蒸发出来,再进行收集与处置的技术,具有处理效率高、修复效果好的优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有机污染场地的修复。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对土壤修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公开号为CN 109702004A的专利说明书公开了一种土壤原位热脱附修复电加热装置,该装置主要由防水盒、加热管外管壳、接线棒、电热丝构成,接线棒和电热丝相接,接线棒和电热丝的外侧套有氧化镁固定管,氧化镁固定管紧套在加热管外管壳内侧,接线棒的下方设有固定于加热管外管壳上的绝热保温棉层,绝热保温棉层至防水盒之间的区域为不发热区,绝热保温棉层以下的加热管外管壳区域为加热区;加热区的加热管外管壳内间隔设有陶瓷固定架;氧化镁固定管内与电热丝之间填充有绝缘氧化镁粉,并且可以通过加热棒连接器连接加热延长棒。上述专利技术装置配有三根电热丝,每根电热丝有独立的开关,能够变频调节整个加热装置的功率,通过温控设备精准调节、控制加热器内温度,节约成本,适用于不同沸点污染物的场地修复。虽然上述专利技术采用的电热丝单根呈螺旋状,但是其3根电热丝组合形成的整体仍为线性,其中某根电热丝损坏后在此方向上的热量输出会减弱,导致加热不均匀。
然而,原位热脱附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处理结果会受到土壤湿度、地下水位、粒径、渗透性以及系统温度等影响。在实际进行原位热脱附的过程中,有时会遇到长时间降水,地下水位升高,土壤湿度增加,在进行热脱附处置的过程中,土壤中水分蒸发吸收大量热能,造成热量损失,一方面使加热棒难以达到额定温度,影响修复效果;另一方面造成能源浪费,增加施工成本。
传统的原位热脱附系统一般是采用热脱附加热井和抽提井间隔布设,一方面抽提井附近污染土壤不易达到设定的处置温度,另一方面当持续降雨来临时,可能会出现排水不及时的情况。
公开号为CN 109877148A的专利说明书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电加热井装置,包括:外套管、加热组件、抽气组件和抽水组件;外套管的下端延伸至预设加热深度,加热组件包括内套管、电加热棒和法兰,法兰设置于内套管的管口,电加热棒通过法兰固定于内套管内,内套管设置于外套管内;抽气组件设置于外套管的侧壁上,抽水组件设置于外套管内侧边缘。上述专利技术缺陷在于无法实现地下水位的精准控制,不能自动收集储存地下水,且电加热井的加热组件较易损坏,电加热井的加热组件损坏时,需要将整个加热井装置替换掉,成本较高,且耗费时间。
发明内容
针对本领域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自动集水排水的原位热脱附加热管,用于修复污染土壤,一方面使加热管在处置场地内可以均匀分布,另一方面增强了原位热脱附系统的排水能力,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损耗,对于降低成本、应对多降水气候、节约能耗、提高热脱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可自动集水排水的原位热脱附加热管,包括上部加热管和下部抽水区;
所述上部加热管由内至外依次设有抽水管、陶瓷隔热层、缠绕管、电热丝和金属外壳,所述抽水管顶端连接抽水泵,底部伸入下部抽水区中,所述抽水管底部设有水位感应器,监测下部抽水区中的水位并指示控制器控制抽水泵启闭,所述电热丝螺旋缠绕于缠绕管上;
所述下部抽水区的侧壁上开有进水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博世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博世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20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