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水下噪声源分离的声全息测试共形阵列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32363.9 | 申请日: | 2020-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49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庞业珍;张小正;张峰;李亚;顾笑东;沈明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H17/00 | 分类号: | G01H17/00;G01V1/20;G01V1/18;G01V1/38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聂启新 |
地址: | 21408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水下 噪声 分离 全息 测试 阵列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水下噪声源分离的声全息测试共形阵列,包括环绕在测试模型外圈与测试模型外形轮廓共形的框架结构,其内圈设有多个与测试模型外表面抵接的导向轮,框架结构由多个框架单元沿周向连续延伸而成,框架单元由四条平行的中空的金属管、连接金属管间的金属加强支撑构成;框架单元内分别通过橡胶减振支撑安装有两条沿径向平行间隔设置的水听器声阵,水听器声阵内等间距分布有测试用水听器单元。本发明采用橡胶减振支撑安装在框架结构上,降低框架结构振动对水听器测量声压的干扰;具有双层声阵测量声压分离入射波与反射波,有效降低水面与水底反射对水下噪声源分离分析带来的误差,大大提高在有限水深环境下水下噪声源分离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下噪声测试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水下噪声源分离的声全息测试共形阵列。
背景技术
水下噪声源分离技术是进行水下噪声源定位并进行控制的关键技术,采用声全息方法进行水下噪声源分离是目前较为方便的一种技术。但是目前采用的声全息测试装置使用线阵阵列,一方面测试误差偏大,另一方面由于测试水深限值,测试结果受到水面与水底反射的干扰,增加了测试误差,降低了测试精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用于水下噪声源分离的声全息测试共形阵列,采用双层共形水听器声阵进行声全息测试分析,减小非共形声全息变换、水面与水底反射对水下噪声源分离分析带来的误差,从而大大提高在有限水深环境下水下噪声源分离精度。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水下噪声源分离的声全息测试共形阵列,包括环绕在测试模型外圈的与测试模型外形轮廓共形的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内圈设有多个与测试模型外表面抵接的导向轮,并通过所述导向轮沿测试模型外表面移动;框架结构由多个框架单元沿周向连续延伸而成,所述框架单元由四条平行的中空的金属管、以及连接金属管之间的金属加强支撑构成方框结构;每个框架单元内分别通过橡胶减振支撑安装有两条沿径向平行间隔设置的水听器声阵,每条水听器声阵内等间距分布有测试用水听器单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每一侧的相邻两金属管之间通过所述橡胶减振支撑连接,水听器声阵轴向设于橡胶减振支撑的中部。
两条水听器声阵内的水听器单元数量和位置沿径向一一对应。
所述框架结构上还装有照明与视频监测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采用共形水听器阵列进行测试,减小了非共形声全息变换引入的误差;水听器声阵采用橡胶减振支撑安装在框架结构上,降低框架结构振动对水听器测量声压的干扰;每个框架单元具有双层声阵测量声压分离入射波与反射波,有效降低水面与水底反射对水下噪声源分离分析带来的误差,大大提高在有限水深环境下水下噪声源分离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框架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水听器声阵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径向视图)。
其中:1、测试模型;2、框架结构;3、导向轮;4、照明与视频监测装置;5、金属管;6、水听器声阵;7、橡胶减振支撑;8、金属加强支撑;9、水听器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23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由空间光通讯测试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大跨度巷道支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