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跨度巷道支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32505.1 | 申请日: | 2020-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35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祥;王兵建;支光辉;王猛;神文龙;王成;肖同强;李宝富;张天;王逸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15/14 | 分类号: | E21D15/14;E21D15/46;E21F17/18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硕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7 | 代理人: | 徐园园 |
地址: | 455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跨度 巷道 支护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跨度巷道支护结构,其包括多组依次首尾相接的巷道支护,且相邻的两组所述巷道支护采用铰链的形式进行限位连接,从而能够调节相邻的两组巷道支护之间的角度,以便适应巷道的走向;相邻的两组巷道支护之间还设置有监测组件,所述监测组件能够监测某个巷道支护的相对下沉量,且当相对下沉量超过一定阈值时,所述监测组件能够将其信号反馈至控制中心,从而在液压泵站的驱动下对该位置的支护进行校正调节,防止情况恶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巷道支护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大跨度巷道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巷道是能够连接地表与矿体之间的通路,其用途甚广包括运矿、通风、排水等,其在建设和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一般巷道中都采用巷道支护来保证巷道的稳固与畅通,对巷道进行支护的基本目的在于缓和及减少围岩的移动,目前的巷道支护多为整体结构,无法根据巷道走向进行调节并适应,同时无法检测巷道支护的下沉量,如果不能够及时矫正,则容易导致断层甚至坍塌的出现,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大跨度巷道支护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跨度巷道支护结构,其包括多组依次首尾相接的巷道支护,且相邻的两组所述巷道支护采用铰链的形式进行限位连接,从而能够调节相邻的两组巷道支护之间的角度,以便适应巷道的走向;相邻的两组巷道支护之间还设置有监测组件,所述监测组件能够监测某个巷道支护的相对下沉量,且当相对下沉量超过一定阈值时,所述监测组件能够将其信号反馈至控制中心,从而在液压泵站的驱动下对该位置的支护进行校正调节。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巷道支护包括顶防护杆、支撑横架、支撑柱一以及支撑柱二,其中,所述支撑柱一和支撑柱二的顶部所述采用支撑横杆相连接形成侧壁支护,两组侧壁支护之间采用三组顶防护杆相连接以便为巷道顶部提供支撑,所述支撑柱一和支撑柱二的底部均固定有锥形插柱。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柱一和支撑柱二之间等间距的固定有三根侧防护杆,三根所述侧防护杆共同连接有竖直设置的防护网。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柱一和支撑柱二的顶部均固定有垫高块,所述支撑横杆对应于垫高块的位置处还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垫高块之间采用限位螺杆固定相连。
进一步,作为优选,相邻两组所述巷道支护采用4-6组铰链进行限位连接,所述铰链包括纵向限位球、燕尾支撑座、连接杆以及限位套,所述限位套为四分之三球体,且其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限位套固定在燕尾支撑座中,两个所述燕尾支撑座分别对应且可上下滑动的设置在支撑柱一和支撑柱二上的燕尾槽中,所述限位套内转动嵌入有纵向限位球,两组纵向限位球之间固定有连接杆。
进一步,作为优选,相邻两组所述巷道支护设置有4-6组监测组件,所述监测组件包括固定套、固定座和移动座,所述支撑柱一中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中竖直嵌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部转动套设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外圆周固定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为水平设置且伸出所述安装槽,所述固定座可滑动的连接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对应固定在支撑柱二上。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座包括底座一、连接座以及底座二,所述连接座和底座二的内部均开设有大小相同的通孔,且两个通孔为同轴设置,所述底座一的右端部、连接座的左右端部以及底座二的左端部均设有法兰,所述底座一的左端部与固定套固定相连,所述底座一的右端部采用法兰以及锁紧密封组件与连接座的左端部法兰相连接,所述连接座的右端部采用法兰以及锁紧密封组件与底座二的左端部法兰相连接,所述连接座的内部通孔内壁上还同轴贴附有可形变伸缩膜,所述可形变伸缩膜的外圆周贴附有应变片,且所述连接座的内壁上开设有应变片容置槽,用于容置应变片,所述可形变伸缩膜为不透气材质,且所述可形变伸缩膜的左右开口分别伸入两组相邻的两个法兰之间并由锁紧密封组件进行锁紧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25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