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空可撑开椎间融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32575.7 | 申请日: | 2020-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79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胡善云;卢宏浩;吕劲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维尔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沃园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16 | 代理人: | 张帅 |
地址: | 519080 广东省珠海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空 撑开 融合 | ||
1.一种中空可撑开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弹性螺杆、上撑板和下撑板;所述第一连接件开设有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内壁设置有与所述弹性螺杆的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所述第二连接件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弹性螺杆的一部分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中并与所述第一通孔螺纹配合,所述弹性螺杆的另一部分穿设于第二通孔中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所述上撑板和下撑板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或第二连接件通过引导结构连接;在外力旋转作用下,所述弹性螺杆在所述第一通孔中径向移动,带动所述第二连接件相对于第一连接件径向移动,第二连接件在径向移动过程中作用于所述上撑板和下撑板,使得上撑板和下撑板在所述引导结构引导作用下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或第二连接件撑开或合拢;
所述弹性螺杆的外螺纹前端延伸出多条相互分离的条状结构;所述条状结构为单边带帽箭头形状的连接钩,其包括第一曲面段和第二曲面段,所述第一曲面段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弹性螺杆外螺纹部分的半径,所述第二曲面段的最大半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半径。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一引导结构,所述上撑板和下撑板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一引导结构连接,所述第一引导结构用于引导所述上撑板和下撑板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向外撑开或向内合拢;
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一通孔包括前后设置的限位孔和螺纹孔,所述限位孔的内径大于所述螺纹孔的内径,所述弹性螺杆的后端设置有一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的外径大于所述螺纹孔的内径且小于所述限位孔的内径,所述弹性螺杆的限位部与条状结构之间形成外螺纹,该外螺纹与所述螺纹孔匹配;
所述第二连接件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二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二引导结构,所述上撑板和下撑板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二引导结构连接,所述第二引导结构用于引导所述上撑板和下撑板相对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向外撑开或向内合拢;
所述上撑板和下撑板的后端为平整面,且开设有一与第二连接件匹配的拱形凹槽;所述上撑板和下撑板的前端为斜切面,所述上撑板和下撑板的斜切面延长线均与融合器中心轴线相交,且相交夹角为钝角;
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外表面周向形成一凹槽,所述凹槽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为圆弧凸起,分别与所述上撑面和下撑面的拱形凹槽匹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可撑开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撑板与下撑板结构相同,两者关于一平面对称布置,所述上撑板与下撑板两侧外表面光滑完整,所述上撑板的上表面和下撑板的下表面均一前一后分别设置有Z子型开口和工字型开口,两个开口之间设置一横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可撑开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撑板的上表面和下撑板的下表面设有与人体终板曲度相吻合的防滑齿;所述上撑板的上表面和下撑板的下表面的纵向延长线与融合器中心轴线偏离且有倾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可撑开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结构和第二引导结构为导向块、导向槽和/或第一斜面结构,所述上撑板和下撑板设置有与所述导向块匹配的导向槽、与所述导向槽匹配的导向块和/或与所述第一斜面结构匹配的导向块或第二斜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维尔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维尔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257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