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油箱内置管的耐油耐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32600.1 | 申请日: | 2020-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14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发明(设计)人: | 宋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4 | 分类号: | C08L23/14;C08L23/12;C08L53/02;C08L51/06;C08L91/06;C08L27/20;C08K13/06;C08K9/06;C08K3/36;B32B1/08;B32B27/32;B32B7/12;F16L9/12;F16L58/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诺创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8 | 代理人: | 陈悦军 |
地址: | 315812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油箱 内置 耐热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耐油耐热组合物,用于油箱内置管的包括内层、粘结层和改性聚丙烯外层的耐油耐热材料,以及制备该耐油耐热材料的方法。本申请的耐油耐热材料具有耐油、耐热、高抗冲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高分子材料合成与加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用于油箱内置管的耐油耐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对于汽车材料提出更高的要求,汽车发展的舒适性、安全性要求材料逐步向轻量化、高稳定性的方向发展。而众多材料中,汽车功能件的稳定性尤为重要。
汽车油箱内置管作为油箱内部件的一部分,其主要功能为输送燃油,使用过程中需承受较高温度,对材料本身需要高耐油耐热的性能,同时必须保持良好的机械性能。
目前油箱内置管路材料多采用HDPE材料,且为单层管路,其本身韧性较差,在低温环境下变脆易破,同时制备管路装配过程中易与油箱粘连,导致加工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而一些研究者尝试某些合成橡胶材料进行改善,但是纯橡胶材料的机械性能难以达到制件需求,且橡胶材料体系中含有小分子会迁移到燃油内,影响油品,进而引起安全隐患。
为了改善油管的耐油耐热性能,人们对其材料进行改性,以此改善目前材料的加工与性能,CN 110281595 A公开了一种利用改性聚丙烯作为外层,HDPE作为内层的三层股管路改善方案,可以进行初步改善,但是其耐热温度较低,仅为60℃,温度变高将会导致管路变形,不利于管路的长期使用。CN 108329579 A公开了一种耐油聚丙烯复合材料,经机油、汽油、正庚烷、乙醇的清洗,材料性能保持很好,但是其浸泡时间仅有24h,且在常温下处理,使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本领域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目的至少在于提供用于油箱内置管的耐油耐热高抗冲材料,其可以在高温长期浸泡的情况下达到较高的耐受标准。为实现本申请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提供了耐油耐热组合物,其包含聚丙烯树脂45-60份、耐油组分10-35份、聚烯烃相容剂3-15份、耐热填充剂5-12份、抗氧剂0.1-1份、润滑剂0.2-1份和成核剂0.01-1份。以上份数为重量份。
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提供了用于油箱内置管的耐油耐热材料,其包括内层、粘结层和改性聚丙烯外层,其中所述内层由HDPE组成,所述粘结层包含聚烯烃相容剂或由聚烯烃相容剂组成,所述改性聚丙烯外层包含聚丙烯树脂45-60份、耐油组分10-35份、聚烯烃相容剂3-15份、耐热填充剂5-12份、抗氧剂0.1-1份、润滑剂0.2-1份和成核剂0.01-1份。以上份数为重量份。
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聚丙烯树脂为均聚聚丙烯或共聚聚丙烯的一种或两种。
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聚丙烯树脂熔融指数为0.5-30g/10min,测试条件为230℃、2.16kg。
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聚烯烃相容剂通过将乙烯/丙烯共聚体(例如Vistamaxx 6102)、乙烯/丁烯共聚体(例如Engage 7467)、乙烯/辛烯共聚体(例如Engage 8150)、聚丙烯(例如,T30S)中的一种或多种与过氧化物(例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熔融、再与马来酸酐(MAH)、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丙烯酸(AA)的一种或多种极性单体固相接枝而制备。
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耐热填充剂为表面活化的纳米二氧化硅,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的尺寸为1-100nm,例如1、2、3、4、5、6、7、8、9、10、20、30、40、50、60、70、80、90nm。
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表面活化用的表面活化剂为KH570、KH560和皂类活性剂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耐油组分为冲油SEBS或氟橡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26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