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医用拆线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32891.4 | 申请日: | 2020-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0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伟;李金芝;白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华伟 |
主分类号: | A61B17/04 | 分类号: | A61B17/04 |
代理公司: | 蚌埠鼎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4102 | 代理人: | 张建宏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埠市龙***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拆线 | ||
医用拆线器,一把手的前端连接有挑线杆,挑线杆前端呈厚度上逐渐收敛的楔形,挑线杆上侧靠近其前端的部位处开有一线槽,挑线杆及把手内设有与线槽相通的导向槽,导向槽内装有刀杆,刀杆的前端连有切线刀,在线槽的侧壁上开有与切线刀配合的刀槽,把手上设有控制刀杆前进或后退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刀杆相连。使用本发明提供的医用拆线器拆线时,将挑线杆的前端部伸入至皮肤与缝线之间,使缝线进入线槽中,再将挑线杆平移至远离线结的一侧,然后操控驱动机构使刀杆带动切线刀对缝线进行切割,通过切线刀与刀槽的配合,即可将缝线切断,缝线切断后,用镊子即可方便的将其取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医用拆线器。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术病人拆线所使用的器具为镊子和拆线剪,使用镊子和拆线剪存在的问题是:医护人员操作时不够便利;拆线剪挑线部位较厚,拆线时,缝线被挑起的高度较大,拆线剪挑起缝线后需移至剪线部位,易致患者疼痛不适;拆线剪操作容易增加患者恐惧心理;拆线剪可生活使用,易丢失,导致增加成本及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拆线器,该医用拆线操作方便,且可顺利的进入皮肤与缝线之间,实现将缝线剪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医用拆线器,一把手的前端连接有挑线杆,挑线杆前端呈厚度上逐渐收敛的楔形,挑线杆上侧靠近其前端的部位处开有一线槽,挑线杆及把手内设有与线槽相通的导向槽,导向槽内装有刀杆,刀杆的前端连有切线刀,在线槽的侧壁上开有与切线刀配合的刀槽,把手上设有控制刀杆前进或后退的驱动机构, 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刀杆相连。
由上述方案可见,使用本发明提供的医用拆线器拆线时,将挑线杆的前端部伸入至皮肤与缝线之间,使缝线进入线槽中,再将挑线杆平移至远离线结的一侧,然后操控驱动机构使刀杆带动切线刀对缝线进行切割,通过切线刀与刀槽的配合,即可将缝线切断,缝线切断后,用镊子即可方便的将其取出。
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它使用方便,拆线快捷,且使用时病人的痛苦感较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2的C部放大图;
图4为图2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参见图1、图2、图3
本发明提供的医用拆线器具有把手2和挑线杆1,把手2的前端与挑线杆1连接,挑线杆1前端呈厚度上逐渐收敛的楔形,挑线杆1上侧靠近其前端的部位处开有一线槽1a,线槽1a贯通挑线杆1的两侧,挑线杆1及把手内2设有与线槽相通的导向槽5,导向槽5内装有刀杆6,刀杆6的前端连有切线刀4,在线槽1a的侧壁上开有与切线刀配合的刀槽1b,把手2上设有控制刀杆6前进或后退的驱动机构, 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刀杆6相连。
参见图2
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具有滑块8、拨动块3及把手上开有的滑槽2c,滑槽2c与把手内2的导向槽5相通,滑块8位于滑槽2c中,拨动块3位于把手2外侧,滑块8的上端与拨动块3相连,刀杆6的后部开有凹槽6b,滑块8的下端嵌入在凹槽6b中;把手2由一段固定把手2a和一段可拆把手2b组成,固定把手2a的前端与挑线杆1相连,固定把手2a的后端与可拆把手2b间为螺纹联接,导向槽5贯通固定把手2a的后端。
本实施例中,刀杆6的后部具有挡肩6a,挡肩6a与导向槽5间隙配合,在刀杆6的后部上装有弹簧7,弹簧7的两端分别与挡肩6a及导向槽5的侧壁抵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华伟,未经张华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28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