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堵江滑坡的河道预设导流管应急处置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33807.0 | 申请日: | 2020-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65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郑俊;邓建辉;姜清辉;王炯超;吕庆;郭吉超;孙红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3/02 | 分类号: | E02B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周世骏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滑坡 河道 预设 导流 应急 处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堵江滑坡的处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堵江滑坡的河道预设导流管应急处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历史水文资料或者实测资料确定潜在的滑坡发生后入库流量Q入;(2)根据工程实际设计导流管路线与位置;(3)估计滑坡形成的堰塞坝长度及位置,确定预设导流管长度,保证导流管的进出口在堰塞坝范围以外10m;(4)根据入库流量Q入和导流管的导流能力确定导流管的数量和直径;(5)在堵江滑坡下滑前,预先在河道水下布设导流管。本发明简单易行,便于实际工程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堵江滑坡的处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堵江滑坡的河道预设导流管应急处置方法。
背景技术
滑坡堵江事件是指山区沿江两岸的大型斜坡体或高边坡,在地震、暴雨等灾害荷载下发生破坏失稳,滑坡体以一定的速度或高速向河谷方向运动,在运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阻力使动力不断减小,最后终止于河床中某一位置或到达对岸经山体碰撞而破碎解体,造成堵江并形成堰塞坝。这里的滑坡是指广义滑坡,包括各种类型的滑坡、崩塌及泥石流。我国是一个滑坡堵江事件频繁发生的国家,堵江滑坡一般比非堵江滑坡造成的灾害损失更为严重,主要原因有:(1)类似于非堵江滑坡,堵江滑坡可能会造成直接灾害损失,如造成滑坡体上部、下部甚至对岸的生命与财产损失;(2)不同于非堵江滑坡,堵江滑坡还可能引发链生灾害损失,如滑坡形成的堰塞坝会抬升水位而造成上游淹没损失,堰塞坝自然或人为溃决可能会造成下游的洪水损失。
目前,对于堵江滑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堵江滑坡的形成机制、堰塞坝溃坝分析及其处置技术、灾害链各个环节及全过程的风险分析等,而对潜在堵江滑坡的预处置研究鲜有报道。实际工程中,一般采用非堵江滑坡的处置方法来处置潜在堵江滑坡,如对滑坡进行加固,对滑坡体上部、下部和潜在的直接危险区中的人员进行搬离等手段。实际上,不少堵江滑坡位于高山峡谷之中,加固处理施工非常困难或者经济代价太高。此外,如前述堵江滑坡最大的危害往往不是其引发的直接灾害,而且其次生的淹没和洪水灾害。因此,很有必对潜在的堵江滑坡提出应急处置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堵江滑坡的河道预设导流管应急处置方法。
为解决技术问题,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提供一种堵江滑坡的河道预设导流管应急处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历史水文资料或者实测资料确定潜在的滑坡发生后入库流量Q入;
(2)根据工程实际设计导流管路线与位置;
(3)估计滑坡形成的堰塞坝长度及位置,确定预设导流管长度,保证导流管的进出口在堰塞坝范围以外10m;
(4)根据入库流量Q入和导流管的导流能力确定导流管的数量和直径;
导流管的导流能力由下式确定:
Q为单根导流管导流流量,l为预设导流管长度,d为管道内径,ζ为局部水头损失系数,A为管道断面面积,H为不包括行近流速水头的作用水头,g为重力加速度,n 为管道的糙率;
(5)在堵江滑坡下滑前,预先在河道水下布设导流管。
作为一种改进,还包括步骤(6)在导流管外部设置保护罩,以避免滑坡岩土体对导流管的破坏。
作为一种改进,保护罩为钢筋混凝土保护罩。
发明原理描述
本发明中,使用预设导流管的方法处置堵江滑坡,以避免堵江滑坡终止于河床中某一位置或到达对岸经山体碰撞而破碎解体,造成堵江并形成堰塞坝。从而导致引发链生灾害损失,如滑坡形成的堰塞坝会抬升水位而造成上游淹没损失,堰塞坝自然或人为溃决可能会造成下游的洪水损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38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3D打印耗材回收利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压电流源测试电路及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