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设有适身弧形窄裆部的吸收制品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35865.7 | 申请日: | 2020-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0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剑煌 | 申请(专利权)人: | 百润(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13/47 | 分类号: | A61F13/47;A61F13/475;A61F13/15 |
代理公司: | 厦门致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4 | 代理人: | 刘兆庆;邓贵琴 |
地址: | 36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有 弧形 窄裆部 吸收 制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设有适身弧形窄裆部的吸收制品,包括不透液性底层、吸收芯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不透液性底层、吸收芯层之间且与吸收制品在使用状态下对应的裆部位置,设置有连接所述吸收芯层的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在裆部位置的横向方向上产生弹性力,所述弹性力使得吸收制品处于自由松弛或使用状态时,在所述吸收制品的裆部位置形成弧形窄裆部结构,所述弧形窄裆部结构使得吸收制品在使用时能与使用者的身体相适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适身弧形窄裆部的吸收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设置在裆部位置的中心区域,并分别与吸收芯层、不透液性底层连接为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适身弧形窄裆部的吸收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由第一弹性部件、第二弹性部件构成,所述第一弹性部件、第二弹性部件对称地设置在裆部位置的两纵向侧边,并与吸收芯层、不透液性底层连接为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有适身弧形窄裆部的吸收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制品还设置有防漏隔边,每一所述弹性部件靠近防漏隔边的侧边分别沿着吸收制品的宽度方向延伸至防漏隔边的基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设有适身弧形窄裆部的吸收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部件、第二弹性部件之间的间距为10-60mm。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设有适身弧形窄裆部的吸收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的拉伸倍率为1.2-2.2倍,纵向长度为50-300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有适身弧形窄裆部的吸收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的拉伸倍率为1.6-1.7倍。
8.根据权利要求1-4、7任一所述的设有适身弧形窄裆部的吸收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为弹性膜、弹性非织造布、弹性丝、弹性胶涂层或打孔PE膜。
9.制备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设有适身弧形窄裆部的吸收制品的方法,包括两次的定位工艺,其步骤如下:
步骤1、将PE透气膜与纺粘非织造布复合连接为不透液性底层;
步骤2、以吸收制品的纵向中心线、横向中心线及其交叉点为参照,对不透液性底层以及所述不透液性底层对应的裆部位置进行第一次定位,然后将所述弹性部件拉伸至一定的拉伸倍率复合连接在不透液性底层上,使得弹性部件位于对应裆部位置的中心区域,或将所述弹性部件分切为第一弹性部件、第二弹性部件,分别拉伸至一定的拉伸倍率后对称地设置在裆部位置的两纵向侧边,使弹性部件在裆部位置的横向方向上产生弹性力;
步骤3、对弹性部件或由弹性部件与不透液性底层构成的复合底层进行第二次定位,然后将吸收芯层复合连接在弹性部件或/和复合底层上;
步骤4、依次经形成透液性顶层、防漏隔边的步骤后,所述弹性力使得吸收制品处于自由松弛或使用状态时,在所述吸收制品的裆部位置形成弧形窄裆部结构。
10.制备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设有适身弧形窄裆部的吸收制品的方法,包括有两次的定位工艺,其步骤如下:
步骤1、采用芯体包裹层对复合芯体进行侧向包覆而形成吸收芯层;
步骤2、以吸收制品的纵向中心线、横向中心线及其交叉点为参照,对所述吸收芯层及其对应的裆部位置进行第一次定位,然后将所述弹性部件拉伸至一定的拉伸倍率后复合连接在对应于裆部位置的芯体包裹层之下,使得弹性部件位于对应裆部位置的中心区域,或将所述弹性部件分切为第一弹性部件、第二弹性部件,分别拉伸至一定的拉伸倍率后对称地设置在对应于裆部位置的吸收芯层两纵向侧边,使弹性部件在裆部位置的横向方向上产生弹性力;
步骤3、对不透液性底层及其对应裆部位置进行第二次定位,然后将由步骤2形成的弹性部件/吸收芯层复合连接在不透液性底层上,使得所述弹性部件位于不透液性底层的对应裆部位置的两纵向侧边上;
步骤4、依次经形成透液性顶层、防漏隔边的步骤后,所述弹性力使得吸收制品处于自由松弛或使用状态时,在所述吸收制品的裆部位置形成弧形窄裆部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润(中国)有限公司,未经百润(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586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