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入口串并混合式压力脉动衰减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35914.7 | 申请日: | 2020-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63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岩;申同圣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L55/05 | 分类号: | F16L55/05;F15B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32 | 代理人: | 王顺荣;唐爱华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入口 混合式 压力 脉动 衰减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入口串并混合式压力脉动衰减器,包括圆柱形进口管道、成有一定角度的双入口、衰减器球腔以及圆柱形出口管道;所述的衰减器球腔由上下两个半腔组成;圆柱形进口管道的一端固定在工作对象液压泵上,另一端与成有一定角度的双入口相连接;双入口的另一端连通衰减器球腔;在衰减器球腔的侧壁上且与圆柱形进口管道成90°角设置有圆柱形出口管道,且圆柱形出口管道与双入口中轴线所在平面垂直;圆柱形出口管道一端伸入衰减器球腔一部分,形成内插管,流体从另一端流出。本发明结构紧凑,压力脉动衰减器进出口成90°,可更有效地利用球腔体积;双入口的流体通过一定的谐振和干涉来降低脉动;此外出口采用内插管,衰减效果更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力脉动衰减器,具体涉及一种双入口串并混合式压力脉动衰减器,属于液压系统压力脉动控制领域。
背景技术
液压系统具有驱动功率密度大、快速性好、刚性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工程机械等领域。液压泵是整个液压系统的“心脏”,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为整个系统提供动力,其性能和寿命直接影响液压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型。液压泵包括齿轮泵、叶片泵和柱塞泵等,属于容积式泵,其周期性的工作决定了输出周期变化的脉动流量,流量脉动在管路中遇到系统阻抗后将会产生压力脉动,对液压系统造成危害,具体包括破坏管路或支承结构,减少使用寿命;降低执行机构的精度,从而降低可靠性;产生噪声,危害人体健康。随着液压系统向高压化和大流量发展,压力脉动所带来的振动和噪声等危害也被放大,严重制约了高压化的进程,液压系统也对压力脉动提出了严格要求,因此抑制压力脉动对提高系统可靠性,减振降噪有着重要意义。
压力脉动的抑制可以分为主动抑制和被动抑制,其中主动抑制方法增加了液压系统的零部件数量,降低系统可靠性,同时信号的检测与分析滞后,影响脉动抑制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现在被动抑制方法应用较多。相较其他被动抑制方法,压力脉动衰减器具有衰减效果好、研发周期短和安全可靠等优点,且不同结构的压力脉动衰减器可以适用于不同工况的液压系统,使用最为广泛。飞机在不同飞行工况时,发动机、电机或冲压空气涡轮转速不同,导致液压泵引起的压力脉动频率发生变化,因此设计工作频带宽、衰减效果好、结构紧凑的压力脉动衰减器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双入口串并混合式压力脉动衰减器,传统的压力脉动衰减器进出口共线,本发明的压力脉动衰减器进出口成90°,可以使流体在球腔中流经距离更长,更有效地利用球腔体积;且进口在通往球腔时又分成了具有一定角度的双入口,使双入口的流体通过一定的谐振和干涉来降低脉动;此外出口采用内插管,相较传统出口,衰减效果更优。综上,本发明可以实现宽频高效的脉动衰减,且结构紧凑。
本发明为一种双入口串并混合式压力脉动衰减器,包括圆柱形进口管道1、成有一定角度的双入口即第一入口2和第二入口3、衰减器球腔4以及圆柱形出口管道5。所述的衰减器球腔由上下两个半腔组成。圆柱形进口管道1的一端固定在本发明的工作对象液压泵上,另一端与成有一定角度的双入口相连接;双入口的另一端连通衰减器球腔4;在衰减器球腔4的侧壁上且与圆柱形进口管道1成90°角设置有圆柱形出口管道5,且圆柱形出口管道5与第一入口2和第二入口3中轴线所在平面垂直;圆柱形出口管道5一端伸入衰减器球腔4一部分,形成内插管,流体从另一端流出。
所述的圆柱形进口管道1,该圆柱形进口管道1的直径d1为11-12mm,长度L1为15-20mm,该圆柱形入口管道1的中轴线与衰减器球腔4的下半腔球心有一定的偏心距离e1为7-8mm。
所述的双入口(第一入口2和第二入口3)的直径d2相同,均为7.5-8.5mm,夹角a为30°,其两端分别连通圆柱形进口管道1和衰减器球腔4。
所述的衰减器球腔4,该衰减器球腔4的半径R为25-28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59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内科临床检查器及显示方法
- 下一篇:循环蒸汽再加热污泥干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