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钙锌中间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35971.5 | 申请日: | 2020-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83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房大庆;吕文雪;刘佳南;郭利君;丁向东;孙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24/00 | 分类号: | C22C24/00;C22C1/02;C22C1/06;B22D21/02;C22C1/03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蓄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44 | 代理人: | 赵方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间 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钙锌中间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该钙锌中间合金中锌元素的含量为25~50wt.%,钙元素的含量为50~75wt.%。该钙锌中间合金采用纯锌锭及纯钙锭作为原料,将纯锌锭放入电阻炉中,上部铺入溶剂,升温至600℃以熔化,使锌液与空气隔绝;再采用沉底法的方式加入纯钙锭,在580℃下将其加热至融化,再静置、浇铸、冷却、保存。通过对配方及熔炼工艺的选择,有效降低了钙单质熔点低、易燃烧、易烧损、难保存现象的发生,使其在后期在熔炼合金时,大大减少了由于烧损导致产品成分含量难以控制以及易燃导致的产品的成品率低等现象,可以减少钙元素的吸氧率,保证了后期合金熔炼的成品率,提高铸件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合金中间体领域,涉及一种钙锌中间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对镁合金的制品的成分、力学性能及热物理性能要求日益严格。镁合金加工产业需对镁合金成品的合格率、成分含量及综合性能有一定的保障。为解决烧损、高熔点合金不易加入、元素含量难以调控及合金元素易燃等冶炼问题,在不影响原材料的基础上,合金元素一般采用将单质做成合金的形式加入。例如:Mg与Zr一般采用Mg-30wt.%Zr的形式加入来解决单质锆熔点过高的问题;Mg与Y一般采用Mg-25wt.%Y的形式加入来精准控制合金元素含量。
目前已有报道中,微量合金化元素钙在镁合金中会促使合金的力学性能有明显提升,但钙元素的化学性质活泼,单质钙容易发生氧化,实际熔炼过程中烧损严重,难以得到成分准确的合金,且钙单质保存非常困难。因此,急需制备一种钙锌中间合金来解决钙单质损烧严重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钙单质烧损严重、合金成分难以控制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钙锌中间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钙锌中间合金,锌元素的含量为25~50wt.%,钙元素的含量为50~75wt.%。
为得到高性能、高质量的中间合金,上述钙锌中间合金的原料包括99.99%纯锌锭及99.99%纯钙锭。
本发明提供的钙锌中间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为保证合金成分的纯净性,采取在电阻炉的内壁涂满ZnO,ZnO可以完全避免坩埚内壁残留元素或铁元素加入引起的合金成分不纯净现象的发生;
(2)采用99.99%纯锌锭及99.99%纯钙锭作为原料,按上述方案提供的重量百分比进行配料;
(3)将99.99%纯锌锭放入电阻炉中,锌锭上部铺入溶剂,将纯锌锭随电阻炉升温至600℃以熔化,所述溶剂为氯化钾、氯化钙和氯化锂的混合物,氯化钾、氯化钙和氯化锂的质量比为6:3:1;
(4)为防止Ca液悬浮至电阻炉上方,99.99%纯钙锭采用沉底法的加入方式,在电阻炉炉温降至580℃,用手持把手将装有单质钙的带孔容器完全浸没于锌液中,严禁单质钙与空气接触,避免烧损现象的发生,在580℃下将其加热至融化;
(5)待所有锌和钙融化后,静置5-10min,静置结束后温度为570±10℃,捞去表面浮渣,准备浇铸;
(6)浇铸在0.2~0.5vol.%SF6+N2的保护下进行,浇铸速度为:8-15mm/min,浇铸时尽量不出现湍流,浇铸模具为20cm*10cm*5cm的金属模具;
(7)浇铸完成后,自然冷却至室温,中间合金取出后,立即放入真空干燥箱保存,防止合金发生氧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59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