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安全性高的数控钻床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36325.0 | 申请日: | 2020-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96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发明(设计)人: | 刘艳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科技(松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39/16 | 分类号: | B23B39/16;B23Q3/06;B23Q11/00;B23Q11/08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6 | 代理人: | 张欢欢 |
地址: | 3234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功能 安全性 数控 钻床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安全性高的数控钻床,包括基座、主体、减振机构、升降板、驱动电机、钻杆、防护机构和两个升降装置,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防护板和两个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杆、限位板和第一弹簧,所述减振机构包括气囊、收集组件和两个减振组件,所述减振组件包括第一轴承、丝杆、滚珠丝杠轴承、扭转弹簧和传动单元,该具有减振功能的安全性高的数控钻床通过防护机构,可以避免碎屑四溅,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通过减振机构,实现了对设备减振缓冲的功能,避免设备晃动过大而影响打孔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控机床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安全性高的数控钻床。
背景技术
数控钻床主要用于钻孔、扩孔、铰孔、攻丝等加工。它是数字控制的以钻削为主的孔加工机床,由于加工中心的发展,绝大多数数控钻床已被加工中心取代。在汽车、机车、造船、航空航天、工程机械行业;尤其对于超长型叠板,纵梁、结构钢、管型件等多孔系富源成海的各类大型零件的钻孔加工当为首选。
现有的数控钻床在进行打孔工作时会产生振动,导致设备上下晃动,从而影响打孔的精度,不仅如此,现有的数控机床在打孔时产生较多的碎屑,部分碎屑容易四处飞溅,增加了碎屑溅到使用者身上的几率,对使用者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降低了现有的数控机床的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安全性高的数控钻床。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减振功能的安全性高的数控钻床,包括基座、主体、减振机构、升降板、驱动电机、钻杆、防护机构和两个升降装置,所述主体通过减振机构设置在基座的上方,两个升降装置分别设置在主体的上方的两侧,所述升降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升降装置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升降板的下方,所述驱动电机与钻杆传动连接,所述防护机构设置在升降板的下方,所述主体上固定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内设有PLC,所述驱动电机与PLC电连接;
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防护板和两个连接组件,所述防护板的水平截面形状为回形,所述钻杆设置在防护板内,两个连接组件分别设置在防护板的两侧,所述升降板上设有两个小孔,所述小孔与连接组件一一对应;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杆、限位板和第一弹簧,所述连杆的一端与防护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穿过小孔与限位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杆与小孔匹配,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升降板的上方和限位板连接;
所述减振机构包括气囊、收集组件和两个减振组件,所述气囊固定在基座的上方,所述主体的下方抵靠在气囊的上方,两个减振组件分别设置在基座的上方的两侧,所述主体的下方设有两个通孔,所述通孔与减振组件一一对应,所述收集组件设置在主体内的顶部,所述减振组件与收集组件连接;
所述减振组件包括第一轴承、丝杆、滚珠丝杠轴承、扭转弹簧和传动单元,所述第一轴承固定在基座的上方,所述丝杆的一端与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丝杆的另一端穿过通孔设置在主体的内部,所述丝杆的另一端通过传动单元与收集组件连接,所述滚珠丝杠轴承的外圈与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滚珠丝杠轴承的与丝杆的连接处设有与丝杆匹配的螺纹,所述扭转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基座的上方和丝杆连接。
作为优选,为了收集碎屑,所述收集组件包括收集盒、滤网、抽气单元、两个收集单元和两个第一软管,所述抽气单元设置在主体内的顶部,所述收集盒固定在升降板的上方,所述滤网固定在收集盒的内部,两个收集单元分别设置在收集盒的两侧,所述收集单元包括吸嘴和第二软管,所述吸嘴固定在防护板的靠近钻杆的一侧的内壁上,所述吸嘴通过第二软管与收集盒的下方连通,两个第一软管分别与收集盒的上方的两侧连通,所述第一软管的另一端与抽气单元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科技(松阳)有限公司,未经江南科技(松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63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