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误开空转锁芯锁具及其钥匙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36391.8 | 申请日: | 2020-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58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吉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兴鑫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29/06 | 分类号: | E05B29/06;E05B15/00;E05B15/14;E05B19/08;E05B17/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9 | 代理人: | 陈双喜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误开 空转 锁芯锁具 及其 钥匙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防误开空转锁芯锁具及其钥匙,所述锁芯包括有外套体、内套体、锁片组和锁片卡制装置,错的钥匙插入时,锁片卡制装置未限制于锁片组,钥匙只能带动锁片在内套体中空转,对的钥匙插入时,锁片卡制装置限制于锁片组,钥匙可实现开锁;内套体中设有空转件,所述空转件的端面设有非圆形嵌槽或轴孔,所述外套体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沿钥匙的旋转方向设有插拔区和阻挡区,所述插拔区供钥匙插入或拔出锁孔,所述阻挡区限制钥匙拔出锁孔。本发明通过在外套体的开口处设置插拔区,使得钥匙旋转到阻挡区时不能拔出,只有在旋转到插拔区时,各锁片归位后才拔出,从而避免钥匙拔出后锁具容易被错误钥匙打开的情况,提高了锁具体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锁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误开空转锁芯锁具及其钥匙。
背景技术
锁是常见的防盗工具。弹子锁以其结构简单、实用而被广泛使用。弹子锁的结构大致相同,即在锁芯的弹子孔中装有一组圆柱形弹子,钥匙上开有相应深度的牙花,开锁时通过钥匙牙花的高低不同来上下移动相应的弹子,使每个锁芯弹子的高度都处在外套体与锁芯上的分界面处,然后旋转钥匙带动锁芯,达到开锁的目的。这类锁存在拨齿通道,在不碰动弹子的情况下,异物可轻易进入钥匙孔内端,通过拨齿通道探入各种开锁工具,进行技术性开锁,安全性差。有鉴于此,人们开发了具有锁片的空转锁,当钥匙与空转锁的钥匙通道不匹配时,锁芯只能在外套体内空转,而不会实现开锁,只有钥匙匹配时才能通过锁片带动锁芯转动,实现开锁,从而有效提升了锁具的防盗性能。然而,现有的空转锁还存在有以下不足之处:一是主要通过钥匙上的钥齿段与锁片的数量实现配号,配号数量有限,锁具重复度高,安全性低;二是由于钥匙可以在转动的过程中在任意位置均可拔出,容易出现在锁片没有归位的情况下直接拔出钥匙的情况,这样的情况导致错误的钥匙也可将锁打开,降低了锁具的安全性以及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安全性高的防误开空转锁芯锁具及其钥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防误开空转锁芯锁具,包括锁芯,所述锁芯包括有外套体、可旋转内套体、锁片组和锁片卡制装置,内套体可旋转式安装于外套体中,锁片组可旋转地安装于内套体中,锁片组包括有多个锁片,这些锁片沿内套体的钥匙插入方向依次叠合排列,每个锁片的中心设置有供钥匙穿过的锁孔;非正确的钥匙插入时,锁片卡制装置未限制于锁片组,钥匙只能带动锁片在内套体中空转,正确的钥匙插入时,锁片卡制装置限制于锁片组,钥匙通过锁片组可带动内套体旋转实现开锁,还包括设于内套体中的空转件,所述空转件的端面设有与钥匙自由尾端形状适配的非圆形嵌槽或轴孔,所述空转件可由钥匙带动相对内套体转动;所述外套体的一端设置有供钥匙穿过的开口,所述开口处沿钥匙的旋转方向设有插拔区和阻挡区,所述插拔区供钥匙插入或拔出锁孔,所述阻挡区限制钥匙拔出锁孔,所述插拔区为分布于开口处的扇形缺口,所述扇形缺口的分布角度为30°~15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有钥匙,所述阻挡区设有向外套体的开口中心凸伸的阻挡部,所述钥匙具有主体部和连接于主体部后端的手柄部,所述主体部沿其插入方向的后端设有与阻挡部对应的卡块,钥匙旋转到阻挡区时,卡块卡于阻挡部的内侧;主体部的自由尾端设有与非圆形嵌槽或轴孔对应的凸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体部为扁平体,具有较宽大面积的左右侧面和较窄的上下侧面,所述主体部沿其插入方向依次具有用于与锁片组配合的钥卡段和与手柄部连接的延伸段,所述卡块设于延伸段远离手柄部一端上侧面和/或下侧面。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卡块向外凸出于主体部的上侧面和/或下侧面,所述卡块的凸出高度为0.5~1.5mm,所述卡块沿主体部插入方向的宽度为0.5~1.5m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阻挡部与外套体一体成型连接,且所述阻挡部的外侧表面与外套体的后端面平齐,所述阻挡部沿开口的径向方向的凸伸距离为0.5~1.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兴鑫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兴鑫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63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温快速制备碳酸根型类水滑石单层纳米片的方法
- 下一篇:NK细胞扩增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