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温度系数CMOS基准电压源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36532.6 | 申请日: | 2020-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7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薛冬英;薛乐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母芯微电子技术(中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F1/56 | 分类号: | G05F1/56 |
代理公司: | 濮阳华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6 | 代理人: | 王传明 |
地址: | 528437 广东省中山市火炬***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度 系数 cmos 基准 电压 | ||
1.一种低温度系数的CMOS基准电压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启动电路、基于VBE的基准电压产生电路、输出电路、基于VGS的基准电压产生电路依次连接;其中,启动电路与基准源电流镜电路连接,用于电源上电时提供启动电流,使基准电压源脱离简并点;基于VBE的基准电压产生电路产生基于三极管基级-发射极电压的一阶基准电压;基于VGS的基准电压产生电路产生基于晶体管栅源电压的一阶基准电压;输出电路将双基准电压加权互补,并最终输出基准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度系数的CMOS基准电压源,其特征在于:启动电路由MOS管M21-MOS管M24组成;M21的源极与电源VDD连接,栅极与M24的漏极连接,并作为启动电路的输出端与基于VGS的基准源电路的输入端连接;M22的源极与M23的漏极连接,M22的栅极和漏极共接后与M24的栅极和M23的漏极连接;M23和M24的源极与地GND连接,M24的栅极与输出基准电压VREF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度系数的CMOS基准电压源,其特征在于:基于VBE的基准电压产生电路由MOS管M1-M6、三极管Q1-Q3、运放OP、电阻R1和电阻R2组成;M2、M4、M6的源极与电源VDD连接,M2、M4、M6的栅极与运放OP的输出端连接,Q1、Q2、Q3的基级和集电极与地连接;M2的漏极与M1的源极连接,M4的漏极与M3的源极连接,M6的漏极与M5的源极连接;M1、M3、M5的栅极与M1的漏极、OP的正向输入端、电阻R1的上端连接;M3的漏极与OP的反向输入端和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M5的漏极与电阻R2的上端连接;电阻R1的下端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M5的漏极与电阻R2的上端连接,并作为基于VBE的基准源电路的输出端与输出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电阻R2的下端与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度系数的CMOS基准电压源,其特征在于:输出电路由电阻R5和电阻R6组成;电阻R5的左端作为输出电路的输入端与VBE的基准源电路的输出端;电阻R6的右端作为输出电路的输入端与VGS的基准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5的右端和电阻R6左端连接,并作为整个基准源的输出端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度系数的CMOS基准电压源,其特征在于:基于VGS的基准电压产生电路由MOS管M7-M20、电阻R3以及电阻R4组成;M9、M13、M14、M20的源极与电源VDD连接,M7、M10、M17、M18的源极与地连接;M9、M13、M14的栅极与M13的漏极和M12的源极连接,M20的栅极与漏极共接,并与M19的源极连接;M9的漏极与M8的源极连接,M14的漏极与M15的源极连接;M8、M12、M15的栅极与M12的漏极和M11的源极连接,M19的栅极与漏极共接;M8的漏极与电阻R3的上端连接,并作为基于VGS的基准源电路的输出端口与输出电路的输入端连接;M15的漏极、M16的漏极和栅极以及M11的栅极连接;M11的源极与电阻R4的的上端连接,M16的源极与M17的漏极连接;电阻R3的下端与M7的漏端连接,电阻R4的下端与M10的漏端连接;M7、M10、M17、M18的栅极、M18的漏极和M19的漏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母芯微电子技术(中山)有限公司,未经阿母芯微电子技术(中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653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