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流量分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36589.6 | 申请日: | 2020-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4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明;龙欣;游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859 | 分类号: | H04L12/859;H04L12/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浩百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4 | 代理人: | 谢湘宁;张文华 |
地址: | 英属开曼群岛大开***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流量 分析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处理器 | ||
1.一种数据流量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为本端服务器上的应用进程创建第一通信端点对,并记录所述第一通信端点对中每个通信端点对的第一标识,其中,所述第一通信端点对为远程直接内存访问网络中的通信端点对,所述第一通信端点对包括:发送端点和接收端点;
为所述应用进程创建与所述第一通信端点对相匹配的第二通信端点对,并记录所述第二通信端点对中每个通信端点对的第二标识,其中,所述第二通信端点对为以太网中的通信端点对,所述第二标识与所述第一标识为一对一关系;
基于所述第一标识与所述第二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对所述应用进程的网络数据传输过程进行流量分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创建所述第二通信端点对,并记录所述第二标识包括:
采用哈希类算法从尚未被其他应用进程占用的多个以太网通信端点对中选取所述第二通信端点对,并记录所述第二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于所述映射关系对所述应用进程的网络数据传输过程进行流量分析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标识与所述第二标识之间建立一对一的所述映射关系;
将所述映射关系记录至映射表中,其中,所述映射表用于在建立所述映射关系的过程中查询已经被其他应用进程占用的以太网通信端点对,以及在流量分析过程中查询与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所述第二标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映射关系对所述应用进程的网络数据传输过程进行流量分析包括:
基于所述映射关系获取与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所述第二标识;
根据所述第二标识确定所述第二通信端点对,并采用以太网流量分析工具对通过所述第二通信端点对进行网络数据传输的过程进行流量分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端点对为所述远程直接内存访问网络中的队列对,所述队列对包括发送队列和接收队列,所述第二通信端点对包括第一以太网端口和第二以太网端口,其中,所述发送队列和所述接收队列分别对应不同的以太网端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如下场景:在所述本端服务器与对端服务器之间通过以太网使用远程直接内存访问的网络协议进行网络数据传输过程中,从队列对级别的粒度进行流量分析。
7.一种数据流量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记录单元,用于为本端服务器上的应用进程创建第一通信端点对,并记录所述第一通信端点对中每个通信端点对的第一标识,其中,所述第一通信端点对为远程直接内存访问网络中的通信端点对,所述第一通信端点对包括:发送端点和接收端点;
第二记录单元,用于为所述应用进程创建与所述第一通信端点对相匹配的第二通信端点对,并记录所述第二通信端点对中每个通信端点对的第二标识,其中,所述第二通信端点对为以太网中的通信端点对,所述第二标识与所述第一标识为一对一关系;
分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标识与所述第二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对所述应用进程的网络数据传输过程进行流量分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记录单元包括:
记录模块,用于采用哈希类算法从尚未被其他应用进程占用的多个以太网通信端点对中选取所述第二通信端点对,并记录所述第二标识。
9.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网络数据流量分析方法。
10.一种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网络数据流量分析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未经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658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