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心脏骤停监控及应急救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36876.7 | 申请日: | 2020-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66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宇;张天怡;马士鹏;张东海;王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晓宇 |
主分类号: | A61H31/00 | 分类号: | A61H31/00;A61B5/024;A61M1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6603 山东省滨州***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心脏 监控 应急 救助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心脏骤停监控及应急救助装置,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包括床架、移动机构、急救机构、监控机构、控制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转向组件,平移组件,微调组件,升降组件,所述平移组件与所述床架一侧连接,所述转向组件设置于所述平移组件的滑动板上,所述升降组件通过安装板与所述转向组件的转向台连接,所述微调组件与所述升降组件连接,所述急救机构包括心肺复苏组件和定位组件,所述心肺复苏组件通过箱体与所述微调组件连接,所述定位组件与所述心肺复苏组件连接,所述监控机构设置于患者手腕处,所述移动机构、急救机构、监控机构均与所述控制机构电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心脏骤停监控及应急救助装置。
背景技术
人的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通常情况下,人的心搏骤停一旦发生,如得不到即刻及时地抢救复苏,4~6min后会造成患者脑和其他人体重要器官组织的产生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心搏骤停后的心肺复苏必须在现场立即进行。心肺复苏能在病人心脏骤停后,应用胸外按压或其他方式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心脏自主搏动和血液循环,使病人心、脑及全身重要器官获得最低限度的紧急供氧,为其提供最基本的生命支持。
在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时,首先需要,确保患者仰卧于平地或平板上,急救者将一只手的掌根放在患者胸部的中央,胸骨下半部上,将另一只手的掌根置于第一只手上,手指不接触胸壁。按压时双肘须伸直,垂直向下用力按压,成人按压频率为至少100次/min,下压深度至少为5cm,每次按压之后应让胸廓完全回复。按压时间与放松时间各占50%左右,放松时掌根部不能离开胸壁,以免按压点移位。
然而,这种心肺复苏操作劳动强度较大,费时费力,通常在施救1~2分钟后,急救者的按压质量便会开始下降,往往需要多人交替进行操作,不仅会非常麻烦,而且也会影响急救患者的最佳抢救时机。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按压稳定的急诊科用心肺复苏装置,包括背板和机芯,所述机芯连接在背板上,还包括稳固框,固定连接在机芯的侧壁上;伸缩筒,滑动连接在背板的侧壁上;空心升降杆,滑动设置在伸缩筒上;稳固横杆,固定连接在空心升降杆上方;滑板,滑动连接在滑槽中;稳固块,固定连接在滑板上;本发明滑板上的稳固块插入机芯上的稳固框中,从而稳定机芯,确保按压效果,另外同时通过活塞重吸装置推动第二活塞,从而实现气体从而第二气管接头、输气软管和第一气管接头输送到伸缩缸体中,从而实现移动肩部稳定板按压在病人的肩部,对病人进行稳定作用,便于按压,按压效果佳。
该装置的升降装置为气动装置因此需要气源装置,一般气源装置占地面积比较大,移动困难,在使用该心肺复苏装置是非常不方便。并且该装置为半自动化设备,即有些动作需要人工手动操作,例如人工手动移动按压架在病床上滑动,在病人心脏骤停时需要通知医务人员通过医务人员启动该装置进行紧急救援,无法对病人进行实时监控,并在出现心脏骤停时通过系统控制装置自动调整对病人进行紧急救助。并且该装置固定在病床上方,在不使用时占地面积较大,非常的不方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心脏骤停监控及应急救助装置。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系统控制自动化智能化监控急救技术手段,达到能够自动对患者进行脉搏监测,同时出现心脏骤停后转至自动进行心肺复苏的技术效果。在发明内容的起始部分需要对发明内容做一个概括。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晓宇,未经王晓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68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竹纤维材料制作抗毛起球的袜子
- 下一篇:一种农业种植用栽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