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静电除尘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37057.4 | 申请日: | 2020-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5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墅;曾焕雄;肖德玲;封宗瑜;劳承云;丁泺火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3/36 | 分类号: | B03C3/3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周昭 |
地址: | 519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电 除尘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静电除尘装置,包括:放电极;收尘极,与放电极相对间隔设置,与放电极之间形成除尘电场;调节机构,控制放电极与收尘极之间的间距随着除尘电场内气流量的变化而反比例变化。当进入除尘电场的气流速度较大、风量较大时,使放电极和收尘极之间的间距变小,一方面以增大电场强度,使带电灰尘受到较大的电场强度后提高除尘率;另一方面,缩短带电灰尘在除尘电场中的移动距离,在带电灰尘的载荷还较高时便可遇到收尘极,使较多的颗粒物在自身所带的载荷没有衰减完之前便会遇到收尘极,较多的灰尘可以被吸附在收尘极上,提高除尘率。同时电极的电压不需要增大,防止电机电压过高而击穿除尘电场反而影响除尘效果并消耗电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静电除尘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静电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静电除尘是气体除尘方法的一种,其原理为:含尘气体经过高压静电场时被电分离,尘粒与负离子结合带上负电后,趋向阳极表面放电而沉积。也即,在强电场中,空气分子被电离为正离子和电子,电子奔向正极过程中遇到尘粒,使尘粒带负电吸附到正极被收集。
相关技术中的静电除尘装置中,通常设置有放电极和收尘极,通过放电极与收尘极之间形成的电场使尘粒带电吸附到收尘极上。但是,在进入电场的气流风速过大时,高速流动的气流中的小颗粒物无法被有效吸附,传统的静电除尘装置对高速气流中小颗粒物的去除率较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静电除尘装置,以提高对高速流动气流的除尘率。
一种静电除尘装置,包括:
放电极;
收尘极,与所述放电极相对间隔设置,且与所述放电极之间形成除尘电场;
调节机构,控制所述放电极与所述收尘极之间的间距随着所述除尘电场内气流量的变化而反比例变化。
上述静电除尘装置中,在进入除尘电场的气流速度较大、风量较大时,通过调节机构可以使放电极和收尘极之间的间距变小,一方面以增大电场强度,使带电灰尘受到较大的电场力后提高除尘率;另一方面,缩短带电灰尘在除尘电场中的移动距离,在带电灰尘的载荷还较高时便可遇到收尘极,使较多的灰尘在自身所带的载荷没有衰减完之前便会遇到收尘极,较多的灰尘可以被吸附在收尘极上,提高除尘率。如此,通过减小放电极和收尘极之间的间距提高对高速流动气流除尘率,同时电极的电压不需要增大,防止电极电压过高而击穿除尘电场反而影响除尘效果并消耗电量。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放电极向靠近和远离所述收尘极可移动设置,并位于进入所述除尘电场气流的流入路径上;
所述调节机构为所述放电极提供远离所述收尘极的弹力。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框架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框架和所述放电极之间。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受力板,所述受力板与所述放电极连接,并位于进入所述除尘电场气流的流入路径上。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放电极沿与自身移动方向相交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受力板;和/或
所述放电极沿与自身移动方向相交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调节机构。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于所述框架上的导轨,所述导轨沿所述放电极指向所述收尘极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放电极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导轨。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滑轮,所述滑轮配接于所述放电极面向所述导轨的一面。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放电极上形成有与所述除尘电场连通的进风口。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放电极包括外框及设于所述外框上的多个放电杆,多个所述放电杆沿与所述放电极移动方向相交的方向间隔布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70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