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外围护结构墙体湿工况的确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37076.7 | 申请日: | 2020-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94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孙澄;加加林·弗拉基米尔;周志波;韩昀松;朱巴列夫·基里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0;G06F119/08;G06F17/1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刘景祥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外围 结构 墙体 工况 确定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外围护结构墙体湿工况的确定方法。步骤1:确定气候条件;步骤2:根据空间坐标将建筑物围护结构划分为若干区间,步骤3:给出建筑物围护结构所有区间初始湿势分布和初始时间;步骤4:确定建筑物围护结构墙体湿势分布;步骤5:确定建筑物围护结构月末和所需时刻湿工况;步骤6:建筑物围护结构温度场的变化;步骤7:确定下月初始湿势分布;步骤8:重复计算步骤4‑步骤7,得到所需时间内建筑物围护结构非稳态湿工况。确定建筑物围护结构任何时刻任何区域内湿势分布,同时考虑温度分布对其影响,指出基于离散‑连续法得到的方程计算围护结构沿厚度方向湿势分布优点,简化计算方法,达到准确计算建筑物围护结构热损失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外围护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外围护结构墙体湿工况的确定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点需要进行大量复杂的试验测试和计算;不能确定墙体沿厚度方向的湿度分布,也不能进行预测运行建筑湿工况状态,需进行大量的试验测试和数值计算,没有考虑到建筑材料的吸湿性和静态水分传导率随时间的变化,没有考虑温湿度微气候随时间的变化对墙体的影响,不能够评估在年内某一时刻墙体内湿含量和墙体内湿含量随时间变化的非稳态关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建筑外围护结构墙体湿工况的确定方法,能够确定建筑物围护结构任何时刻任何区域内湿势分布,同时考虑温度分布对其影响,指出基于离散-连续法得到的方程计算围护结构沿厚度方向湿势分布优点,简化计算方法,达到准确计算建筑物围护结构热损失效果。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建筑外围护结构墙体湿工况的确定方法,所述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确定气候条件,包括室外空气相对湿度与天数变化关系和室外空气月平均温度与天数关系,室内微气候条件;
步骤2:根据空间坐标将建筑物围护结构划分为若干区间,
步骤3:给出建筑物围护结构所有区间初始湿势分布和初始时间;
步骤4:确定建筑物围护结构墙体单层结构湿势分布或多层结构湿势分布,确定月区间内任意时刻湿势分布;
步骤5:确定建筑物围护结构月末和所需时刻湿工况;
步骤6:建筑物围护结构温度场的变化,按照下月室外环境气候条件得到;
步骤7:确定下月初始湿势分布,借助于上月末围护结构湿工况湿势分布;
步骤8:重复计算步骤4-步骤7,得到所需时间内建筑物围护结构非稳态湿工况。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的室内微气候条件为空气温度为18-22℃,节能设计室内温度为18℃,空气相对湿度为45%-55%。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具体为围护结构内湿度分布取决于湿势F和温度t,函数关系,
w=f(F,t) (1)
由能量平衡定律,一维稳态传热方程原理,根据相似准则,湿度梯度随时间变化正比于湿流密度梯度,表达为下式:
同理,湿流密度正比于湿势,按下式表达:
湿势按下式确定:
Et–饱和水蒸气压,Pa;–空气相对湿度;μ–蒸汽渗透系数,kg/(m·c·Pa);β–静态水分传导率,кг/(m·c·kg/kg);w–湿度,%;t–温度,℃;F–湿势,Pa.–空气水蒸气分压,Pa;–当量附加压力,Pa;
定义概念,当量附加压力饱和压力Emax: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70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