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前悬置软垫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38247.8 | 申请日: | 2020-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76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段伟;吴德明;郭叶军;李建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0 | 分类号: | G01B5/00;G01B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万慧达律师事务所 11111 | 代理人: | 顾友 |
地址: | 400033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置 软垫 检测 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前悬置软垫检测装置,装置包括底座、与底座活动连接的第一滑动检测体、固定于底座上的第一检测座和定位销;定位销上套设有前悬置软垫且前悬置软垫可相对于定位销旋转,第一滑动检测体包括第一支撑板、设于第一支撑板上的且与前悬置软垫的第二安装孔、第三安装孔配合连接的两个固定检销,第一检测座上设有与两个固定检销相配合的两个导向孔。本申请可以检测前悬置软垫各个安装孔、内衬套上的车身安装孔等的空间立体布置、以及各孔之间形成的空间位置关系,从而可以确定前悬置软垫的各个安装孔是否符合装配要求,避免了通过游标卡尺、高度尺等通用量具来检测而造成的周期长、误差大、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前悬置软垫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发动机前悬置软垫组件位于动力总成的前端,起连接和固定动力总成的作用,同时隔离动力总成和车身之间的震动传递,以及平衡发动机扭矩的作用,因此前悬置软垫必须具备NVH性能好、强度高、结构紧凑的特点。
如图1所示,前悬置软垫包括4个孔,分别为内衬套上的车身安装孔、以及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第三安装孔;各孔中心呈空间立体布置,各孔之间形成空间位置关系,当孔距超差时会造成空间位置偏差,不仅影响顺利装配,而且如果强行装配螺栓,造成应力集中,产生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悬置软垫检测装置,本装置可以用来检测前悬置软垫的各部位尺寸,从而可以确定前悬置软垫的各个安装孔是否符合装配要求,避免了通过游标卡尺、高度尺等通用量具来检测而造成的误差大、效率低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前悬置软垫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前悬置软垫的各部位尺寸,所述前悬置软垫包括内衬套、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第三安装孔,所述装置包括:
底座、与所述底座活动连接的第一滑动检测体、固定于所述底座上的第一检测座和定位销;
所述定位销上套设有所述前悬置软垫且所述前悬置软垫可相对于所述定位销旋转,所述第一滑动检测体包括第一支撑板、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的且与所述前悬置软垫的第二安装孔、第三安装孔配合连接的两个固定检销,所述第一检测座上设有与两个所述固定检销相配合的两个导向孔。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底座活动连接的第二滑动检测体;
所述第二滑动检测体包括检测体通端部、与所述检测体通端部连接的检测体止端部、与所述检测体止端部连接的第二支撑板;所述检测体通端部的下表面与至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下表面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检测体止端部的下表面至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下表面的垂直距离。
优选地,所述底座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滑槽、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动检测体的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滑动检测体的第二支撑板分别与所述第一滑槽、第二滑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检测座,所述第二检测座上设有与所述前悬置软垫的第一安装孔配合连接的复位检销。
优选的,所述第二检测座还包括第二固定座、固定在第二固定座上部的套筒、固定在第二固定座顶部的定位板;
所述定位板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复位检销穿过所述定位孔且部分设于所述套筒内。
优选的,靠近所述复位检销的把手端侧设有复位弹簧。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前悬置软垫和第二检测座之间间隙的塞规。
优选的,所述塞规包括通端部和止端部,所述通端部的宽度大于所述止端部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快夹,用于固定所述前悬置软垫。
上述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82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免烧高强粉煤灰陶粒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三维最大功率点追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