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渔叉叉刺套壳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38607.4 | 申请日: | 2020-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38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彭正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正飞 |
主分类号: | B29C63/18 | 分类号: | B29C63/18;B29C31/08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王前程 |
地址: | 313099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学***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渔叉 叉刺套壳 机构 | ||
本发明涉及渔叉装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渔叉叉刺套壳机构,包括工作台、筛选盘、上装盘和存料流道,工作台顶部具有由高渐低的倾斜面,筛选盘和上装盘架设在加工台上方,且二者均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设置,筛选盘和上装盘的轴向均与倾斜面的倾斜方向相平行,筛选盘的外表面开设有多个绕其周向等距分布的筛选腔,筛选盘具有朝向倾斜面渐低端的前侧面,且前侧面开设有多个分别与所有筛选腔一一连通的检测孔,其背侧面开设有多个分别与所有筛选腔一一连通的排料孔,筛选盘前侧设有能够贯穿检测孔的剔料杆,筛选盘的上方设有呈倒置的第一红外传感器,上装盘处于筛选盘的下方,且存料流道处于二者之间,本发明可杜绝人工操作带来的套壳过松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渔叉装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渔叉叉刺套壳机构。
背景技术
渔叉的前端在铸造、装配好后,需要对其叉刺端进行套设吻合其外轮廓的塑料保护套,其目的为了防止在后续包装过程中对人工的误伤,以及后期再销售过程中对包装袋和操作者的伤害;现有的保护套的套壳工作都是由人工手动进行,该方式效率十分的缓慢,且不能智能化,经常会发生套壳过松,导致中转输送中保护套掉落的情况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渔叉叉刺套壳机构。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渔叉叉刺套壳机构,包括振动上料盘和用以套在叉刺上的保护套,所述保护套具有尖端和圆形末端,所述套壳机构包括工作台、控制器、筛选盘、上装盘和存料流道,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具有由高渐低的倾斜面,所述筛选盘和上装盘均架设在加工台上方,且二者分别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设置,所述筛选盘和上装盘的轴向均与倾斜面的倾斜方向相平行,所述筛选盘的外表面开设有多个绕其周向等距分布的筛选腔,所述筛选盘和上装盘均具有前侧面,且二者前侧面朝向倾斜面的渐低端,所述筛选盘的前侧面开设有多个分别与所有筛选腔一对一式相连通的检测孔,并且其背侧面开设有多个分别与所有筛选腔一对一式相连通的排料孔,所述检测孔内径大于所述尖端外径并小于所述圆形末端外径,所述排料孔的内径大于所述圆形末端外径,所述筛选盘的前侧设有能够贯穿检测孔的剔料杆,所述筛选盘的上方设有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并且呈倒置姿态的第一红外传感器,所述上装盘的背侧开设有多个绕其周向等距分布的导料孔,所述导料孔贯穿上装盘,所有筛选腔能够逐个与振动上料盘的出料端相连通,所述上装盘处于筛选盘的下方,并且存料流道处于二者之间,所有筛选腔通过存料流道分别能够与所有导料孔依次连通,所述导料孔的内径与所述圆形末端外径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筛选盘的正上方设有导料通道,所述导料通道接近筛选盘的一端为下端,并且其另一端与振动上料盘的出料端相连通,所述导料通道的下端吻合筛选盘的外表面,并且其下端充分接触筛选盘的外表面,所述筛选盘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的与导料通道相配合,所有筛选腔能够逐个与导料通道的下端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筛选盘的旁侧设有筛选电机,所述筛选盘上固定有与其同轴线的旋转轴,所述筛选电机的输出轴与旋转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筛选盘和上装盘之间设置有引导仓,所述引导仓的一端对应筛选盘,并且该一端为上端,所述引导仓的上端与筛选盘的外表面相接触,所述引导仓的上端与导料通道的下端之间的夹角不超过35°,所述剔料杆处于引导仓和导料通道之间,所述筛选盘的旋转方向为自导料通道向引导仓方向的顺时针转动,所述引导仓的下端设置有朝向上装盘延伸的中转仓,所述中转仓与引导仓相连通,所有导料孔能够逐个与中转仓相连通,所述引导仓内具有空腔,所述空腔构成所述存料流道,所述中转仓远离上装盘的一端设有上装气缸,所述上装气缸的活塞轴上设置有第一冲料块,经上装气缸驱动所述第一冲料块能够迫使其贯穿中转仓并且延伸至与中转仓相对应的一个导料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引导仓的外部开设有缺口,所述引导仓上设置有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第二红外传感器,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的检测端正对缺口设置,所述缺口处于存料流道接近筛选盘的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正飞,未经彭正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86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渔叉叉头的叉刺上装机构
- 下一篇:造粒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