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类双磷光发射探针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39481.2 | 申请日: | 2020-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53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寅;王玲;张进;赵强;刘淑娟;黄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15/00 | 分类号: | C07F15/00;C09K11/06;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王素琴 |
地址: | 2100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类 磷光 发射 探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双磷光发射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利用二(2‑吡啶甲基)胺结构对金属离子的响应以及双磷光发射铱配合物对氧气的响应,构建了一类既能检测氧气又能检测金属离子的双发射探针。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公开的单磷光发射铱配合物探针而言,本发明为单个探针对多个检测目标的同时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且本发明公开的双磷光发射铱配合物的制备过程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可操作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光电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类双磷光发射探针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磷光铱配合物因其具有长的发光寿命、发光波长易调节等优异的光物理性质而被广泛的应用于传感领域。以此为基础的发光探针的研究更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相关研究发现,现有技术中的铱配合物传感探针大多属于单波长发射探针,当探针与分析物作用时,主要依靠发射强度的变化来检测物质,虽然发射峰的位置可能会发生一些微小的变化,但是探针的发射谱的特征基本保持一致。这种传统的利用单一波长强度的变化来反应分析物或者分析环境的变化的灰度传感容易受外界环境(如分析物浓度,温度等)或者自身变量(如探针浓度等)的影响。
为此,相关领域工作人员开始研究可有效解决该问题的双波长发射的磷光探针,已报道的双波长发射的磷光铱配合物探针大多是由两种或多种铱配合物组合而成,如利用两种对分析物有不同响应的的铱配合物组合成纳米粒子,或者混杂两种磷光探针从而达到双波长发光的目的,但是这些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如合成步骤复杂、细胞吸收效率低以及检测的精度低等。且现有的检测金属离子的磷光探针大都是通过发射光谱的磷光强度的变化实现感知的,检测过程易受到氧气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类双磷光发射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为实现单个探针对多个检测目标的同时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类双磷光发射探针,结构通式如下:
其中,C^N配体为下列中的任一个:
N^N配体为下列中任一个:
其中,n=0、1、2、3…。
所述双磷光发射探针可在对氧气有响应的同时对金属离子也有响应,由405nm激光器激发,发射光谱上有两个发射峰,高能量带的发射峰在480-520nm左右,对氧气有响应,低能量带的发射峰在600-650nm左右,对金属离子有响应。
进一步地,该类探针的合成路线类似,以分子式如下的一种双磷光发射探针为例对其具体合成路线和合成步骤进行描述:
具体合成步骤是:
1)化合物1的合成
称取联吡啶和二氧化硒于双口瓶中,加入溶剂1,4-二氧六环,在102℃下反应24h;反应结束后,趁热抽滤,旋干;柱层析分离得到化合物1;
2)化合物2的合成
将化合物1溶于乙醇中,再将硝酸银溶于水中;将两种溶液加入单口烧瓶中混合搅拌,开始滴加1.0M的氢氧化钠溶液,直到溶液变成深黑为止,反应15h;抽滤除去固体,旋干乙醇,盐酸调pH至3.5,抽滤得白色固体化合物2;
3)化合物3的合成
在圆底烧瓶中加入乙二胺和乙醇,在冰水浴中,二碳酸二叔丁酯溶解于乙醇中,加入饱和氯化钠溶液至有白色沉淀析出,过滤除去固体,滤液用二氯甲烷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旋干得淡黄色油状液体化合物3;
4)化合物4的合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94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收发标志筒装置
- 下一篇:砌体梁结构块体接触面应力分布形态的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