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微小硬孔菌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39807.1 | 申请日: | 2020-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827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戴玉成;田雪梅;吴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林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A01H15/00;A61K36/07;A61P35/00;A61P1/16;C12R1/645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王翠翠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小 硬孔菌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微小硬孔菌,该菌株分类命名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微小硬孔菌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肝癌是发生在肝脏的恶性肿瘤。据相关调查显示,全世界每年大概就有100万例左右肝癌患者,我国约占50%,且发病率位居世界第3位,死亡率居第2位,是严重威胁人们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癌症之一。手术切除、化疗、放射治疗等都是一些传统的癌症治疗方式,但这些治疗手段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并非普遍适用于所有患者,通过手术切除的手段来治疗肿瘤,能达到较好的效果,但临床上适宜手术治疗的病人仅占20%左右,因此手术切除手段并不能普及。目前治疗方式比较成熟的是化学治疗,但是副作用比较大,对患者伤害性较高。放射治疗对局部肿瘤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但对已转移的肿瘤治疗效果欠佳。近年来,肝癌的发病率呈持续上升的趋势,因此亟需开发研制可预防和治疗肝癌的新型药物。
我国地域辽阔,具有丰富的药用真菌资源,是将真菌用做药物来治疗疾病最早的国家,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使越来越多的药用真菌物种资源和活性成分资源被发掘和应用,很多研究证明某些药用真菌具有增强免疫力、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表现出直接或间接的抗肿瘤功效,在治疗肿瘤方面效果显著,已经成为开发预防和治疗肿瘤药物的研究重点。
药用真菌与传统治疗肿瘤所使用的化学及生物制品具有很大的不同,其对于肿瘤具有多环节、多途径、多层次、多靶点、多机理的综合治疗作用,并且人体对药用真菌的敏感性和适应性更佳。药用真菌作为药物具有毒副作用低,对人体无毒无害的优势,具有食药用同源的特点,且多数可通过人工栽培或液体发酵等手段进行扩大培养,可为相关药物的开发提供稳定的原料来源,因此,开发研制新兴的抗肿瘤真菌药物有着广阔良好的的市场前景,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显著。药用真菌将为人类治疗肿瘤提供一个更广泛的空间,药用真菌来源抗肿瘤新型药物的研发已成为生物技术领域的一个研究重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通过筛选获得一株对HepG2细胞疗效非常突出的微小硬孔菌菌株,经过鉴定,确定所筛选的菌株为微小硬孔菌。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株微小硬孔菌,该菌株分类命名为
所述的微小硬孔菌,经实验证明,对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疗效非常突出,因此,可以以该微小硬孔菌为原料制备用于抑制肿瘤的药物,比如:培养该菌获得培养物,并添加或不添加其它药物、辅料等加工制备成菌剂。本发明为研究微小硬孔菌的抑制肿瘤机制、用途、药物开发等提供了优良的菌种资源。
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将微小硬孔菌的醇沉样品应用于HepG2细胞,在合适的加样时间,加入样品,发现对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开发新型的抗肿瘤药物提供理论支持,奠定基础。
菌种保藏信息
保藏时间:2019年12月23日;
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保藏编号:CGMCC NO.191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林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未经北京林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98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