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房屋建筑立柱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39849.5 | 申请日: | 2020-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66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徐非学;张学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安德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4 | 分类号: | E04G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房屋建筑 立柱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房屋建筑立柱结构的施工方法,基于房屋建筑立柱结构,房屋建筑立柱结构包括设置于地面上的下支撑座(1)、与资料室下侧楼板底面相抵的上支撑座(2)、竖直设置于所述下支撑座(1)上的驱动套(3)、竖直设置的撑力丝杆(4)、固定于所述下支撑座(1)上的滑移套(5)以及固定于所述上支撑座(2)底面上的支撑架(6);所述驱动套(3)下端与所述下支撑座(1)上表面转动连接,且所述驱动套(3)开口朝上设置;所述撑力丝杆(4)上端与所述上支撑座(2)底面固定,所述撑力丝杆(4)下端穿入所述驱动套(3)开口内并与之螺纹配合;所述支撑架(6)竖直设置,且所述支撑架(6)底部穿入所述滑移套(5)内并与之滑移配合;所述上支撑座(2)与所述下支撑座(1)之间浇筑有混凝土凝结固定形成的结构柱体,所述驱动套(3)、所述撑力丝杆(4)、所述滑移套(5)以及所述支撑架(6)均埋设于所述结构柱体内;
所述上支撑座(2)底面固定有与浇筑模板可拆卸连接的上安装板(21),所述下支撑座(1)上表面固定有与浇筑模板可拆卸连接的下安装板(15);
所述驱动套(3)外侧壁开设有用于灌注混凝土的第一灌注口(31),所述第一灌注口(31)设置于所述驱动套(3)底部;所述滑移套(5)外侧壁开设有用于灌注混凝土的第二灌注口(51),所述第二灌注口(51)设置于所述滑移套(5)底部;
所述上支撑座(2)上表面开设有容纳槽(23),所述容纳槽(23)内设有与外部显示设备电连接的应变片(24),所述应变片(24)与资料室下侧楼板底面粘贴固定;
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确定资料室楼板加固位置;
b. 安装下支撑座(1)与上支撑座(2);
c. 转动驱动套(3),使得上支撑座(2)逐渐抵紧资料室下侧楼板底面,在此过程中观察外部显示设备,读取应变片(24)检测到的楼板变形量,直至楼板底面水平;引入转动机(7),所述转动机(7)包括与所述下支撑座(1)可拆卸连接并固定的机箱(71)、竖直设置于所述机箱(71)内的驱动轴(72)、套设于所述驱动轴(72)上并与之固定的第一齿轮(73)、竖直设置于机箱(71)内的传动轴(74)、套设于所述传动轴(74)上并与之固定的第二齿轮(75)以及套设于所述驱动套(3)上并与之固定的安装齿轮(76),所述驱动轴(72)与所述机箱(71)内壁转动连接,且所述驱动轴(72)上端穿出机箱(71)并固定有手轮(77);所述传动轴(74)与所述机箱(71)内壁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齿轮(73)与所述第二齿轮(75)啮合设置;所述机箱(71)的侧壁上开设有连通口,所述第二齿轮(75)穿出所述连通口并与所述安装齿轮(76)啮合,所述安装齿轮(76)与所述驱动套(3)可拆卸连接;所述安装齿轮(76)的齿数数倍于所述第二齿轮(75)的齿数,所述第二齿轮(75)的齿数数倍于所述第一齿轮(73)的齿数;
d.通过第二灌注口(51)朝向滑移套(5)内加压灌注混凝土,使得滑移套(5)内充满混凝土,待滑移套(5)内的混凝土凝结固定;
e.反转驱动套(3),减小撑力丝杆(4)对上支撑座(2)的支撑力,使得支撑架(6)对上支撑座(2)的支撑作用与撑力丝杆(4)对上支撑座(2)的支撑作用平衡;
f.通过第一灌注口(31)朝向驱动套(3)加压灌注混凝土,使得驱动套(3)内充满混凝土,待驱动套(3)内的混凝土凝结固定;
g.安装浇筑模板并灌注混凝土,形成结构柱体;
h.待结构柱体凝结固定后拆除浇筑模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立柱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套(3)外侧壁开设有环形槽(32),所述环形槽(32)内侧壁的截面呈方形;所述安装齿轮(76)包括第一半齿轮(761)以及与第一半齿轮(761)固定的第二半齿轮(762),所述第一半齿轮(761)与所述第二半齿轮(762)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一半齿轮(761)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763),所述第二半齿轮(762)上表面开设有第二安装槽(764),所述第一安装槽(763)与所述第二安装槽(764)相合形成方槽(765),所述方槽(765)内侧壁与所述环形槽(32)内侧壁贴合并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房屋建筑立柱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座(2)上的容纳槽(23)设有三处,其中两处容纳槽(23)分别与所述撑力丝杆(4)以及所述支撑架(6)水平对齐,另一处容纳槽(23)设置于上述两处容纳槽(23)之间的中间位置,且三处所述容纳槽(23)内均设有所述应变片(24);在所述步骤e中,支撑架(6)对上支撑座(2)的支撑作用与撑力丝杆(4)对上支撑座(2)的支撑作用平衡时的判断标准为三个所述应变片(24)的示数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安德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安德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984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加热干燥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地铁车载空调机组控制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