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布里渊光机腔内微流生化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39928.6 | 申请日: | 2020-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900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姚佰承;安宁;秦琛烨;曹忠旭;吴宇;饶云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577 | 分类号: | G01N33/577;G01N21/41;G01N21/03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51203 | 代理人: | 闫树平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布里渊光机腔内微流 生化 传感器 | ||
1.一种布里渊光机腔内微流生化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由毛细玻璃管微泡腔,微纳光纤和功能化氧化石墨烯薄膜三部分组成;
所述毛细玻璃管微泡腔是由直径90-110微米,壁厚10-20微米的毛细玻璃管通过光纤熔接机制备而成;外径100-120微米,厚7-9微米,品质因数5百万以上;
所述微纳光纤的轴向与毛细玻璃管微泡腔的轴向互相垂直,并与毛细玻璃管微泡腔外腔壁的中切面接触,实现与毛细玻璃管微泡腔的光耦合,用以输入激光和输出传感信号,微纳光纤接触毛细玻璃管微泡腔的光纤直径为1-4微米;毛细玻璃管微泡腔与微纳光纤接触耦合,当沿微纳光纤传播的光信号满足毛细玻璃管微泡腔的谐振条件时,耦合到毛细玻璃管微泡腔中,激发前向布里渊过程;
所述功能化氧化石墨烯薄膜设置于毛细玻璃管微泡腔内壁对待测传感分子有特异性吸附功能,用于吸附待测传感分子;当有待测传感分子特异性吸附于氧化石墨烯薄膜上时,造成腔内局部有效折射率的改变,改变前向布里渊过程的相位匹配条件,造成前向布里渊过程的斯托克斯信号的频率漂移;形成斯托克斯光与泵浦光拍频信号的频漂-传感分子浓度的对应关系,从而达到相应的特异性生化传感的功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布里渊光机腔内微流生化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毛细玻璃管微泡腔通过控制光纤熔接机的放电强度为200-300毫安,单次放电时间150-200毫秒进行电弧放电2-5次以得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布里渊光机腔内微流生化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毛细玻璃管微泡腔内部为待测传感物的流经通道,待测物从毛细玻璃管微泡腔的一端流入,另一端流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布里渊光机腔内微流生化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功能化氧化石墨烯薄膜制备过程如下:
步骤1、将1-4g/L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经端口注入毛细玻璃管微泡腔中,烘干后在腔内壁形成一层氧化石墨烯薄膜;
步骤2、将沉积有氧化石墨烯薄膜的毛细玻璃管微泡腔浸没在由2g/L的1-3-乙基碳二亚胺和5g/L的N-羟基琥珀酰亚胺组成的活化缓冲液中室温反应2小时;
步骤3、将经过上述步骤2处理的毛细玻璃管微泡腔浸入80μg/L的牛血清单克隆抗体溶液中进行反应,1小时后取出烘干,从而完成氧化石墨烯薄膜的功能化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3992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