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浮标与无人机监控的海上溢油监管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040317.3 | 申请日: | 2020-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459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赵德群;闫佳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B7/185;H04W4/38;H04N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刘萍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浮标 无人机 监控 海上 溢油 监管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浮标与无人机监控的海上溢油监管系统。该系统通过4G数据传输技术实时接入浮标的采集数据、无人机Pos数据和无人机航拍视频三部分数据,引入物联网技术将三部分数据实时发布到云平台,并能从云平台订阅数据传输到Web服务器,实现与客户应用端的数据交互,还采用了数据库存储技术实现对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的存储、统计、分析等。因此,根据需求该系统的发明设计应包括系统数据库的设计与搭建、Web服务器与云平台的搭建、数据传输模块的设计和客户应用端的设计与搭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浮标与无人机监控的海上溢油监管系统,涉及IOT平台技术领域、视频直播服务技术领域、ArcGIS技术领域、数据库存储技术领域、4G数据传输技术领域以及服务器搭建等相关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海上溢油事故不断增加,石油污染越来越严重,已经成为破坏环境和海洋生态平衡的罪魁祸首。因此世界各国在海上溢油监测技术的研究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目前海上溢油的跟踪监测手段主要有卫星遥感、航空遥感、船舶遥感、固定点和海洋浮标跟踪等,单一的监测方法各有各的特点,卫星遥感技术观测周期长,空间分辨率低;航空遥感监测对天气和环境的要求比较高;船舶遥感监测需要海事人员一直参与,深海区域对人员有安全威胁;固定点监测范围太小;浮标监测无法直观的显示溢油区域的情况。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传感器技术的发展,我国海上溢油监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已经逐步建立起海上监测台站、浮标、调查船、卫星烟感及航空遥感等组成的海洋环境立体监测网络,但是尚未形成一个布局合理、监测手段先进的完整网络,部分监测站的部分监测任务仍采用人工读数、模拟曲线人工判读,使监测数据因人而异,客观性差,读数及操作很不方便,尤其是晚上或恶劣天气给监测任务带来很大的困难,沿用的大部分监测技术,采集数据缓慢,监测方法落后,数据时效性差,连续性差。因此,要保证数据实时且连续必须有一个卓有成效的通信网络和高效的数据处理系统。
综合以上情况分析,设计了采用浮标、无人机和监测站组成的立体监控方法,以ArcGIS电子海图平台与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数据实时传输与共享的海上溢油监管系统,不仅可以通过实时接入浮标采集数据和无人机航拍视频实现对溢油区域的立体监控与动态监控,还可以利用数据库存储技术领域实现对数据的分析、处理、统计、查询、存储等功能,还能根据该地区的正常要素指标实现自动报警的功能。该系统是一项对于海上溢油的监管监控的创新性技术,能够解决目前已存在系统的时效性差、连续性差、实时性差、数据无法共享等问题。因此,基于浮标和无人机监控的海上溢油监管系统的研发是一个新颖的、可行的、有价值的项目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基于浮标与无人机监控的海上溢油监管系统,该系统通过4G数据传输技术实时接入浮标的采集数据、无人机Pos数据和无人机航拍视频三部分数据,引入物联网技术将三部分数据实时发布到云平台,并能从云平台订阅数据传输到Web服务器,实现与客户应用端的数据交互,还采用了数据库存储技术实现对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的存储、统计、分析等。因此,根据需求该系统的发明设计应包括系统数据库的设计与搭建、Web服务器与云平台的搭建、数据传输模块的设计和客户应用端的设计与搭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03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