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苯乙烯焦油粘度、提高流动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41022.8 | 申请日: | 2020-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22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周召方;李炎生;毛文华;邵长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韩(武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C1/00 | 分类号: | C10C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30 | 代理人: | 张亚军;吴茜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苯乙烯 焦油 粘度 提高 流动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苯乙烯焦油粘度、提高流动性的方法,在苯乙烯焦油输送入苯乙烯焦油罐之前,先将温度为52℃‑58℃的石脑油生产乙烯过程中产生的碳九混合物充满苯乙烯焦油罐的罐底管线,且将罐底也垫上一层碳九混合物,打开排凝口有液时即可;将苯乙烯焦油和石脑油生产乙烯过程中产生的乙烯焦油一起输送入苯乙烯焦油罐中,当罐中有液位时,对罐内液体进行加热,温度控制在55℃~60℃之间,并且始终罐内液体的温度在55℃~60℃之间;当二者充分混合后,开启苯乙烯焦油罐的罐底机泵,通过最小流量线进行循环操作后采用管线输送或槽车输送。本发明是一种工艺简单、低附加值、工艺运行稳定、不改变苯乙烯焦油性质的简单实用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苯乙烯焦油粘度、提高流动性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与苯乙烯焦油溶解性较好的物质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兑的方法,属于提高苯乙烯焦油流动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苯乙烯生产能力从2005年171.7万吨/年增长到2018年的890万吨/年,表观消费量从428万吨增长到1130万吨,虽然我国苯乙烯产量不断增长,但仍无法满足下游装置生产的需求,国内苯乙烯出现严重的供不足需。我国苯乙烯生产工艺主要是催化干气制乙苯/苯乙烯技术,乙苯脱氢技术,GTC抽提技术,RIPP抽提技术等,不管是哪种技术,都伴有副产物苯乙烯焦油,苯乙烯焦油里面的焦质容易沉淀析出,形成坚硬的焦块,很难去除,给转运工作带来困难,而且容易堵塞管线,不利于生产装置的长周期运行。
某石化采用乙苯脱氢的工艺生产苯乙烯,产生的苯乙烯焦油需要使用炼油生产的某重芳烃油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兑溶解,然后在一定的温度下通过管道输送作为燃料油,使用该方法后,管道一段时间内没有出现堵塞情况。然而长时间内管道会慢慢积聚一些粘稠的聚合物,导致管道流通不畅,存在堵塞管道和机泵不上量等技术缺陷。
某石化公司采用GTC抽提技术生产苯乙烯,产生的苯乙烯焦油用某重质油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兑溶解,然后在一定的温度下通过槽车运输作为燃料油,使用该方法后,管道及槽车一定时间内没有出现堵塞和结块情况。然而,这种重质油在很多乙烯厂并不生产,外购的话,常温下比较粘稠,不便于输送,同时长时间也会积聚一些粘稠的聚合物,堵塞管道,存在外购难度大,堵塞管道等技术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降低苯乙烯焦油粘度、提高流动性的方法,是一种工艺简单、低附加值的溶剂、工艺运行稳定、不改变苯乙烯焦油性质简单实用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降低苯乙烯焦油粘度、提高流动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预充填:在苯乙烯焦油输送入苯乙烯焦油罐之前,先将温度为52℃-58℃的石脑油生产乙烯过程中产生的碳九混合物输送入苯乙烯焦油罐的罐底管线中,将罐底管线充满,并且将苯乙烯焦油罐的罐底也垫上一层碳九混合物,打开罐底的排凝口,有液体时停止输送碳九混合物;
(2)加热:步骤(1)完成后,将苯乙烯焦油和石脑油生产乙烯过程中产生的乙烯焦油一起输送入苯乙烯焦油罐中,当罐中有液位时(备注:现场玻璃板液位计发现有料位),立即启动电加热器对苯乙烯焦油罐内液体进行加热,温度控制在55℃~60℃之间;
(3)混兑:苯乙烯焦油和乙烯焦油一起输送入苯乙烯焦油罐的过程中二者实现混兑,在苯乙烯焦油和乙烯焦油一起输送入苯乙烯焦油罐的过程中,始终维持苯乙烯焦油罐内液体的温度在55℃~60℃之间;
(4)再循环:当苯乙烯焦油和溶解剂乙烯焦油充分混合后,控制好混合物的温度在55℃~60℃之间,开启苯乙烯焦油罐的罐底机泵,通过最小流量线进行循环操作后采用管线输送或槽车输送。
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1),优选将温度为55℃左右的石脑油生产乙烯过程中产生的碳九混合物输送入苯乙烯焦油罐的罐底管线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韩(武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未经中韩(武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10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