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温熔液泵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41286.3 | 申请日: | 2020-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72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朱荣生;陈一鸣;安策;付强;王秀礼;徐伟;林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D13/16 | 分类号: | F04D13/16;F04D13/06;F04D7/00;F04D29/58;F04D29/26;B65D25/02;B65D9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熔液泵 | ||
1.一种高温熔液泵,包括泵体(20)、隔热层(18)和轴承箱体(9),所述泵体(20)的输入轴穿过隔热层(18)和轴承箱体(9)与动力部件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18)上设有散热空腔(17),所述散热空腔(17)和轴承箱体(9)之间设有至少2个互不相连通的冷却腔体,任一冷却腔体内部设有强制旋流装置,用于通过外部气流冷却所述轴承箱体(9)和隔热层(18);所述冷却腔体包括上冷却腔体(23)和下冷却腔体(24),所述轴承箱体(9)位于上冷却腔体(23)内部,通过上冷却腔体(23)内的上强制旋流装置,用于使所述上冷却腔体(23)外部气流冷却所述轴承箱体(9);所述下冷却腔体(24)与散热空腔(17)连通,通过下冷却腔体(24)内的下强制旋流装置,通过使所述下冷却腔体(24)外部气流进入散热空腔(17),用于冷却隔热层(18);所述上冷却腔体(23)内壁与所述轴承箱体(9)之间设有若干支撑肋(901),相邻所述支撑肋(901)之间的间隙为排气通道(1001),所述上强制旋流装置位于所述上冷却腔体(23)的上吸气孔(1002)附近,用于将外部气流吸入所述上冷却腔体(23);所述下冷却腔体(24)的下排气孔(1402)位于散热空腔(17)内部,所述下强制旋流装置位于所述下冷却腔体(24)内,用于使所述下冷却腔体(24)外部气流进入散热空腔(17);所述泵体(20)的出口位于地面上部或者地面下部;所述泵体的进口(25)位于熔液储存装置(27)内,所述熔液储存装置(27)内设有隔涡装置(26),用于防止和消除熔液储存装置中产生的有害漩涡;所述隔涡装置(26)为倾斜环形隔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熔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强制旋流装置为转轮结构或旋转圆盘结构或者转轮结构与旋转圆盘结构的组合;所述下强制旋流装置为转轮结构或旋转圆盘结构或者转轮结构与旋转圆盘结构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温熔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结构为转轮,所述转轮与所述泵体(20)的输入轴传动连接;所述转轮的叶片为扭曲叶片或者直叶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温熔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圆盘结构包括轴毂和散热圆盘(15);所述轴毂与所述泵体(20)的输入轴传动连接;所述轴毂在轴向均布若干散热圆盘(1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温熔液泵,其特征在于,在同一冷却腔体内,所述转轮结构位于冷却腔体的进口附近;所述旋转圆盘结构位于冷却腔体的出口附近。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温熔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腔体的内壁内均布若干环形的散热肋(16),所述散热肋(16)位于相邻所述散热圆盘(15)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128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