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聚酰胺纳滤复合膜渗透选择性的复合膜及其制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41506.2 | 申请日: | 2020-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75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曹义鸣;秦倚天;康国栋;于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D67/00 | 分类号: | B01D67/00;B01D61/02;B01D69/10;B01D69/12;B01D71/56;B01D65/1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聚酰胺 复合 渗透 选择性 及其 制备 | ||
1.一种提高聚酰胺纳滤复合膜渗透选择性的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过程包含以下步骤:
(1)配制含多元胺单体的水相溶液,在聚合物支撑膜表面施加水相溶液;
(2)配制含多元酰氯单体及含单个反应活性基团的抑制剂的有机相溶液;在被水相溶液润湿的聚合物支撑膜上施加有机相溶液,通过界面聚合反应得到聚酰胺活性层;其中抑制剂的单个反应活性基团为酸酐基团,该抑制剂为邻苯二甲酸酐、偏苯三酸酐的一种或二种混合物;
(3)将反应结束的聚酰胺复合膜放置处理,以提高聚酰胺复合膜活性层的稳定性以及机械强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聚合物支撑膜是聚砜、聚醚砜、聚丙烯腈类中一种或两种以上高聚物共混形成的多孔膜;所述复合膜为平板膜或管状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含多元胺单体的水相溶液中的多元胺单体为哌嗪、1,2-乙二胺、1,4-环已二胺、1,3-环己二胺、聚乙烯亚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含多元胺单体的水相溶液中的多元胺单体的浓度为0.1~5.0wt%。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含多元胺单体的水相溶液中的多元胺单体的浓度为0.5~3.0wt%。
5.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聚合物支撑膜表面施加水相溶液是采用水相溶液浸没聚合物支撑膜,然后除去聚合物支撑膜表面多余的水相溶液,使聚合物支撑膜被水相溶液润湿,水相溶液浸没聚合物基膜的时间为1~10min。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含多元酰氯单体及含单个反应活性基团的抑制剂的有机相溶液中的多元酰氯单体为均苯三甲酰氯、对苯二甲酰氯、间苯二甲酰氯、己二酰氯、均苯四甲酰氯中的一种或多种;为溶解含单个反应活性基团的抑制剂选用的助溶剂为丙酮、2-J酮、二甲基甲酰胺、乙酸乙酯、环己酮、甲苯、N,N’-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吡啶、4-二甲氨基吡啶、四氯化碳中的一种或多种;配制有机相溶液所用的有机溶剂选用正己烷、环庚烷、环己烷、异戊烷、Isopar-G、Isopar-E、Isopar-L中的一种或多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含多元酰氯单体及含单个反应活性基团的抑制剂的有机相溶液中的多元酰氯单体的浓度为0.01~5.0wt%;
含单个反应活性基团的抑制剂的浓度为0.005~1.0wt%;
助溶剂的浓度为1.0~5.0wt%;有机相溶液浸没聚合物基膜的时间为10s~5min。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含多元酰氯单体及含单个反应活性基团的抑制剂的有机相溶液中的多元酰氯单体的浓度为0.1~1.0wt%;
含单个反应活性基团的抑制剂的浓度为0.01~0.06wt%;
助溶剂的浓度为1.5~3.5wt%;有机相溶液浸没聚合物基膜的时间为20~60s。
9.如权利要求1、6或 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聚合物支撑膜表面施加有机相溶液是采用有机相溶液浸没聚合物支撑膜,然后除去聚合物支撑膜表面多余的有机相溶液;有机相溶液浸没聚合物基膜的时间为10s~5min。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有机相溶液浸没聚合物基膜的时间为20~60s。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放置处理是指在室温或烘箱中进一步热处理,热处理温度选用20-100℃;热处理时间保持1-2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150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