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e-Mg-Ni低压贮氢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41661.4 | 申请日: | 2020-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41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卓承;李一鸣;张国芳;瞿伟;胡锋;赵鸣;张捷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28/00 | 分类号: | C22C28/00;C22C1/02;C22F1/16;C22F1/02;H01M4/9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高琦 |
地址: | 014010 内蒙***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e mg ni 低压 合金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e‑Mg‑Ni低压贮氢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合金材料为Ce23Mg4Ni7单相合金,具有长程有序的超点阵结构,其相丰度大于90%,该合金通过感应熔炼制备后经热处理制备而成,该方法步骤易于控制,周期短,低温低压下具有良好的吸放氢动力学性能,该合金可在常温、0.05bar的条件下吸氢,将其制作成燃料电池负极材料后,具有吸氢温度低、加氢压力小和安全性能高等优异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及其制备领域,涉及一种Ce-Mg-Ni低压贮氢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全国大范围地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雾霾天气,华中华北大部分地区都早已升级为六级污染,南方各地区也难以幸免于难,污染范围广,程度深,情况十分严重。究其原因与化石能源的不合理利用息息相关。人们在不断寻找储量丰富的新的“含能体能源”,氢是宇宙中分布最广泛的物质,氢能具有清洁、高效等特点,是一种理想的新“含能体能源”,开发氢能已受到各国学术界和政府的高度关注。
稀土-Mg基贮氢合金作为提供车载动力的新型氢燃料电池被人们广泛研究,在多年的尝试与研究中发现,含有Mg的贮氢合金具有较为可观的贮氢容量,同时伴随有较差的动力学性能,其中最为难以克服的就是氢的吸脱附温度问题,因为Mg无论是在吸氢过程或是放氢过程中都要在接近400℃下进行。Ce作为一种轻型稀土与Mg形成固溶体极大地改善了这一弱点,使得吸放氢动力学有一个量级的提高。近来研究发现,Ce、Mg和Ni可形成长周期的有序结构大幅降低合金与氢之间的吸脱附温度,这对于提高合金的贮氢性能至关重要。为制备长程有序的Ce-Mg-Ni合金,文献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338 (2017) 91-102. 和文献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37 (2012) 14329. 报道了通过机械球磨制备的非晶/纳米晶复合材料,前者研究的材料吸放氢温度为300℃,且在30bar条件下发生;而后者的研究吸放氢温度能降低到150℃,相应的压强条件为25bar;同时显示含有Ce、Mg和Ni元素的复合材料在常温下基本不与H发生反应,而且在机械合金化过程中难免有少量元素发生氧化,这对材料的储氢容量与吸放氢温度都会有影响。在已知的储氢材料研究中,Ce、Mg和Ni分别与H可形成的氢化物为CeH2.73 、MgH2以及Mg2NiH4,该系列合金具有极好的储氢潜力,再加上Ce与H的二元相图显示其形成氢化物的温度较低,而Ni的加入有效提高H原子的释放,故寻找一种低温低压的储氢合金成为Ce-Mg-Ni的首选。
目前稳定的Ce-Mg-Ni三元合金研究较多,作为贮氢材料使用的不明确,这里Ce与H接触时反应的热力学条件极好,但高温时动力学性能较差,这可能是由于高温下CeH2.73化合物迅速在表面堆积不利于H的进一步扩散,可在低温条件下,储量较少的H会在Ce内部迁移,形成低温低压下良好的H吸脱附线路。此外在稀土-Mg合金熔炼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主要是由于Ce,Mg的挥发,没有适当的合理的工艺,就不能很好的控制合金成分,这种缺陷也将遗传到后续合金的贮氢功能上,尤其是超点阵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Ce-Mg-Ni低压贮氢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合金材料为Ce23Mg4Ni7单相合金,具有长程有序的超点阵结构,其相丰度大于90%,通过感应熔炼制备后经热处理制备而成,该方法步骤易于控制,周期短,低温低压下具有良好的吸放氢动力学性能,该合金可在常温、0.05bar的条件下吸氢。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科技大学,未经内蒙古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16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自动削面机
- 下一篇:一种飞行安全预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