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产赖氨酸的微生物以及赖氨酸的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42203.2 | 申请日: | 2020-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72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孙际宾;陈久洲;郑平;周文娟;郭轩;马延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21 | 分类号: | C12N1/21;C12N15/77;C12P13/08;C12R1/15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崔佳佳;马莉华 |
地址: | 300308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 赖氨酸 微生物 以及 方法 | ||
1.一种产L-赖氨酸的谷氨酸棒杆菌,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中SEQ ID NO: 1所示多肽失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赖氨酸生产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肽失活是指,与内源性多肽相比,所述多肽的编码基因的转录、表达降低至少30%,或者所述多肽的活性降低至少30%;或者所述多肽的编码基因被去除。
3.一种产L-赖氨酸的谷氨酸棒杆菌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经修饰,其中SEQ ID NO: 1所示多肽失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肽失活是指,与内源性多肽相比,所述多肽的编码基因的转录、表达降低至少30%,或者所述多肽的活性降低至少30%;或者所述多肽的编码基因被去除。
5.一种制备L-赖氨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1) 培养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L-赖氨酸生产菌株或权利要求3或4所述方法构建的L-赖氨酸生产菌株,使之产生L-赖氨酸;和
2) 从步骤1)所得到的培养液中分离L-赖氨酸。
6.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L-赖氨酸生产菌株或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制备的L-赖氨酸生产菌株在生产L-赖氨酸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220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