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续式、强制式相结合的沥青拌合生产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043651.4 | 申请日: | 2020-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47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时兆武;时光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时申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7/22 | 分类号: | E01C7/22;E01C1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40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制式 相结合 沥青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式、强制式相结合的沥青拌合生产法,属于混凝土加工技术领域,其包括如下步骤:冷骨料加热得到热骨料,铣刨料经热热拌和/或冷拌后得到再生料;热骨料、再生料、粉料、沥青混合得预混料;将预混料在预搅拌储存仓内暂存后进强制搅拌缸内拌料,得到的成品料进到成品储存仓内暂存;在成品料装料区,下料至成品料送运车的储罐内。将产生的沥青烟气和水蒸气通入烘干筒内二次焚烧;收集的粉尘进到尾气吸收净化装置内进行尾气净化处理;同时收集的烟气和空气通到燃烧器部位作为助燃气体使用。本发明避免了明火直接燃烧铣刨料;同时热骨料缓慢与再生料、粉料及沥青预混,拌合效率高,同时还能避免沥青烟气外泄又热能利用,节能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混凝土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连续式、强制式相结合的沥青拌合生产法。
背景技术
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良好的行车舒适性和优异的性能,建设速度快,维修费用低,为此,各等级公路却大部分都使用沥青路面。热拌沥青混合料是当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主要方法,也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关键关节,主要依靠先进的搅拌设备,将优质的组成材料,经过科学合理的配置,进行充分的加热拌和,达到精确、均匀的路面混合料材料。
目前现有的沥青混合料是采用新料和再生料按照比例混合的方式得到,同时再生料大多是利用废旧沥青料通过热拌或冷拌两种方式处理得到的。
一般的热拌处理工艺中由于明火直接接触再生料,此时热拌的再生料会产生大量的废弃沥青烟气,同时上述沥青烟气中会蕴含有大量的易挥发成分(上述成分来自于废旧沥青料),此时易挥发成分的大量产生,如果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如果通过尾气吸收装置处理,由于产生的易挥发成分较多,需要大功率尾气吸收装置长时间工作才能完成对尾气的处理,长此以往,损耗了大量的时间和电能,增加了公司的经营成本。因此是否能够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式、强制式相结合的沥青拌合生产法,避免了明火直接燃烧铣刨料;同时热骨料缓慢与再生料、粉料及沥青预混,拌合效率高,同时还能避免沥青烟气外泄又热能利用,节能环保。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连续式、强制式相结合的沥青拌合生产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步骤一:冷骨料、铣刨料的预处理;
步骤二:冷骨料经烘干筒加热后得到热骨料,铣刨料经热传递的方式进行的热拌和/或采用冷拌处理后得到再生料;
步骤三:热骨料、再生料、粉料、沥青的称量和储存;
步骤四:热骨料、再生料、粉料和沥青经连续搅拌缸进行混合,得到预混料;
步骤五:将预混料在预搅拌储存仓内暂存,预混料达到预搅拌储存仓总容量的90-100%即可实现开仓下料,并进入到强制搅拌缸内进行强制拌料15-30秒,得到成品料;
步骤六:成品料进入到成品储存仓内暂存;
步骤七:在成品料装料区,将成品储存仓内成品料下料到成品料送运车的储罐内;
步骤八:将步骤四和步骤五中产生的沥青烟气和水蒸气均通入到烘干筒内进行二次焚烧处理;步骤六中收集的粉尘进入到尾气吸收净化装置内进行尾气净化吸收处理;同时,步骤六中收集的烟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入到烘干筒的燃烧器部位作为助燃气体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时申工贸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时申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0436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户外采集试管盛放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美容仪